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里的概率,概率里的世界

(2006-05-12 02:51:23)
分类: 俺的胡说八道

                 科学里的概率,概率里的世界

 

接着聊科学。

整个科学走到今天,成为王道,全有赖于其实用性。种种科学理论转化成便于人类生活的技术相当便捷,在现实的利益比较之下,此前那些研究世界的体系显然不堪一击,全都靠边站了去。

别说基督教那些虚无飘渺的教义,就连中医这样实实在在有效果的东西,也在西医立竿见影的手段下,一棍子打成了异类。

许多人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持悲观态度,就是因为科学的唯实用特性,给整个人类精神层面上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不过这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讨论了。

我此前几篇对科学的探讨文字,其实最关键的,是希望可以让大家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让我们受益无穷的这个科学体系。跳出科学的圈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体的科学,就知道这只是千万年来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体系之一,近数百年由于其惊人的可操作性,所以大行其道。这样一看,有助于让科学走下神坛,知道科学本身如果没有根本性的进步和改变,也未必就颠扑不破了。毕竟人类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也还会继续发展很长时间,现在仅是小小的一个中继点,如果说再过一千年回头看,二十一世纪科学的理论根基和研究方式还是绝对正确,这也未免太自信了些。

看到一些朋友对我前一篇文章的反馈,说概率论也是科学,所以一切也还在科学的掌握之中。然而,如果是用概率论来对外部世界进行应用,其中的一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办法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所以只好以概率论来推算结果,样本足够多的话,推算结果可以相当准确。但要是所有会影响结果的信息都能收集到,那么不需要应用概率论,就可以分析计算出精确的结果是怎样。

可是概率论应用的另一部分,就涉及到了微观世界,量子物理学里,由于观测这个行为本身会对观测对象产生影响,所以从根本上断绝了收集到足够多信息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在我们科学的研究对象里,存在不可知,只能以概率论来推算。虽然概率论是科学,但这里显然有一个矛盾,因为至少大多数的科学家是相信,以科学的方法行事,能慢慢了解一切的。

这里就出现一个悖论,科学能帮我们探索世界,科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一部份不可知。

那么微观世界的不可知不可测,和我们日常世界有关吗?显然有,从不可知到可知的临界点在哪里,这是个很玄的事情,一大堆神出鬼没的基本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看似正常的世界。一万个神经病合起来变成了个正常人,这其中藏了多少玄机?事实上,薛定谔猫这个思想实验直接就把微观世界通过机巧的设置在日常世界里展示了出来,这意味着不可测的微观世界直接影响我们生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把一切可测的归入科学,而突兀出现难以解释的不可测事件,归入伪科学,这很有道理吗?

再者,既然这世界本身充满了这么多不确定性,那你科学要求,必须时时刻刻能检测到,可以在任何时候重复验证并百分百成功的才是科学(正确)的,这样的方法是不是有不足?会不会有一些方法,照着去做,并不是时时刻都会成功,而只有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少的机率才会成功,却也是正确的方法,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充满了或然性,所以不仅有必然的研究世界的方法,也有或然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以这样的角度,去看那些时灵时不灵的特异功能,看和西医比起来不是灵丹妙药但有时有惊喜效果的中医,看以奇怪方式和理论进行预测的东西方命理学,当有不同的解读。

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存在“或然的方法”来解读、研究这个世界,那么因为科学功利性太强而带来的忧思,也如釜底抽薪,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