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魅影、魅力、魅惑

(2006-08-31 21:03:34)
    上学期选了一门音乐剧的课,每次课就是看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猫》、《红磨坊》等等许多有名的歌剧,最喜欢《歌剧魅影》,最后的考核就是一片小论文,竟然得了选课所有人最高的96分,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也可以看看这部《歌剧魅影》。魅影、魅力、魅惑
   看了《歌剧魅影》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震撼与刺激音乐剧对人性如此细致的描写,不愧为久演不衰的四大歌剧之首。
   韦伯使用新老融合的音符让音乐剧既有着华丽的流彩又有着时代的气息。《夜之旋律》来表明“魅影”由于自己丑陋的面貌,不会现身于众人面前,《learn to be lonely》来暗喻“魅影”仍要孤独一生的悲伤。
   这部音乐剧的成功一半要归功于有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这是一个戏中戏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舞蹈演员,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大家见识到了她的演唱才华,歌剧院的幽灵因为一张丑陋的脸不敢现身于大家面前,可他却爱上了纯洁、美丽、善良的克里斯汀,他教她唱歌。但也许是因为他的自卑,他对她的爱需要回报,他对克里斯汀与劳尔的相爱不是祝福而是诅咒和破坏,在克里斯汀当着众人掀开面具时他爆发了。正如克里斯汀所说:“我对你的面容不再恐惧,你真正扭曲的是灵魂。”
   歌剧院幽灵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因为面貌丑陋,他童年受的虐待,隐居地下的孤苦,因为这些不公正待遇产生的反击,他对女主角的深切感人的爱情,放大了他让人同情的一面,就像《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再丑的人也有感情。但他杀死看见他的人,企图占有克里斯汀,杀死劳尔,让人觉得他是个魔鬼,让人害怕。但当我们看到他悲惨的过去,看到他在善良的克里斯汀面前落泪,看到他坚硬的心融化在克里斯汀德文的面前,我们不得不产生一种怜悯之情,让人又爱又恨的他是矛盾的;当他的面具摘下后,光一直打在那扭曲的半张脸上,显得十分狰狞,但他的口中却发出天籁般的声音,天使的声音与魔鬼的面容也是他的矛盾之处。魅影、魅力、魅惑
   克里斯汀既深爱着青梅竹马的子爵,但同时也被幽灵的神秘所吸引,想想看,古老的巴黎歌剧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头上站着的黑披风白面具的神秘客,没有面具的另一半脸也是英气十足,害怕是有的,但吸引力也是足够的。魅影、魅力、魅惑
当然,幻想再美也不能构成真正的感情,克里斯汀最后选择的还是好好先生。魅影、魅力、魅惑她从始至终身穿白色衣服也体现了她的纯洁善良。
   电影可以运用许多高科技手段令歌剧更加唯美、华丽。比如吊灯的处理,将吊灯之灾放在临近结尾的高潮处,与电影开头的倒叙相呼应,场面也十分壮观,给人震撼力,红玫瑰用来象征幽灵对克里斯汀的真挚爱情,一开始有立功将玫瑰给她,在她与子爵相爱后,玫瑰落到地上,象征幽灵爱情的失落,最后子爵给她扫墓,在墓碑旁发现了玫瑰,象征幽灵对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些细节是感动了不少观众的。在电影中由于回忆的篇幅较大,用彩色图像表现,而先使用黑白图像表示,与其他电影相反。在电影开头,巴黎歌剧院舞台、座位上的尘土被吹起,掀起了对往日那尘封的故事的描述。
   同样,电影也有其不足,原剧幽灵是个十分神秘的人,他是个魔法师,而电影中他真正用了魔法的地方没有几处。克里斯汀去墓地的目的没有交代。
   看到许多评论都对男主角的演唱持否定态度,认为女主角的演出不如莎拉布莱曼。在我看来,任何演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人都不能唱一辈子,所以我们允许演员在不足中进步。魅影、魅力、魅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