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小学儿童文学教学法》读后感

标签:
情感育儿杂谈教育 |
分类: 读书笔记 |
http://s6/mw690/001AdqqAzy7hoB2jjwNa5&690
2015年11月,我加入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开始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还读了儿童文学方面的理论书,读完了《湖南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了湖南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今年读完了王泉根老师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教程》之后,又找到了朱自强老师写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来学习。
朱自强老师分析的建构论语文观,我是非常赞同的。原来语文书上强调语文是沟通和交际工具,我就不以为然。我一直觉得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阅读和欣赏,而不是仅仅把语文当作学习语言交际和人际沟通的工具。
我自己小时候读书时,对文本往往是不求甚解,只是凭兴趣阅读。我回忆我小时候上语文课时,老师只是教我们识字和写字,然后解释词语,分析文章段落、中心思想等等,往往觉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总是想掏出课桌里的课外书来读。我觉得读课外书比上这样的语文课有趣多了。
虽然我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儿童文学,但也觉得课外书籍比课本内容丰富而好看,我对课外书籍的兴趣远远大于课本。语文老师自己都没什么课外书看,上课就只知道教我们认字、写字和背课文。到了三年级,语文老师上课还要学会分段和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布置作文题目写作文。虽然我语文成绩还不错,但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幸亏我有报纸杂志,看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作文写得还不错。老师还常常表扬我,我还有兴趣听听课,否则我上语文课都会看课外书籍去了。
我小学时候读的儿童文学书籍可能比我老师还多,因为那个时候老师还没有订杂志的习惯,还要找我借杂志看呢。因此我一直对儿童文学有兴趣。我读小学的时候,曾经想过把自己的作文寄到杂志社去投稿,只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还没有勇气投稿。到了初中的时候,我倒是好几次投稿,可惜还是写得不够好,都被编辑老师退稿了。当然我对写作的兴趣依然不减,除了写老师布置的作文之外,还坚持写日记。虽然我现在看初中时代写的日记,大都是抄袭自认为好看的诗词和名人名言之类,但也是一种自发的语文学习。
我读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一门专业课,就是儿童文学课,上儿童文学课老师讲课时细声细气的,讲了很多理论,我至今一点都不记得了,估计那课本都没怎么看完。我觉得老师可能注重教我们一些儿童文学的理论,却没有让我们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所以我对儿童文学依然没什么感觉。
大学毕业后,我在生孩子之后,想起要了解儿童心理和儿童读物,翻出大学时代学过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文学教材来读,感觉理论很枯燥,完全没有兴趣读下去。我想没必要读太多理论,我只是和儿子一起读故事,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就好了。至于什么是儿童文学,如何欣赏儿童文学,我倒是不在意。我认为和孩子一起快乐地读书读,就是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式。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陪孩子一起去买《娃娃画报》《婴儿画报》《幼儿画报》,和他一起读故事,一起演故事,读得开心就好了,从不要求孩子刻意识字,更不要求他写字。我觉得小孩子读书,家长只需要选择优秀的文本,陪孩子一起读,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就好了。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刻意要求孩子识字,逼孩子写字,反而是拔苗助长,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就喜欢给孩子买各种读写练习本,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后,还要写字,做题目。我相信这样逼孩子读书,孩子的内心都是崩溃的,怎么可能会喜欢阅读呢?
上小学的时候,我只是陪孩子读课文,很少另外布置孩子写课外作业。至于课文中要求总结中心思想之类,我从来都不教孩子。做作业时,孩子常常问某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常常也不知道,让孩子自己去想答案。如果孩子也想不出来,我就让孩子抄参考书中的答案就好了。好在孩子从来没有为这种事情为难过,他书读得多,理解能力不差,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没有难住过他。孩子的语文成绩一直都很不错。中学时候也是如此,每次考试的阅读理解题目,儿子很少扣分,他归功于自己语感好,他说就是凭感觉做题目,基本不会差到哪里去。我觉得就是大量的阅读培养了他的语感,理解能力自然也不会差。
我在回顾自己学语文和陪孩子一起学语文的经历中,一直就认为孩子具有天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也具有天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我们只要不破坏孩子这种天生的语言能力就好了。我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这本书中,看到朱自强老师引用了乔姆斯基的语言本能理论:“儿童具有语言本能,具有语言学习上的天赋知识。”我就非常认同。因此我非常理解朱自强老师提出的“建构论”观点。
朱自强老师在第一章第二节《学生观》中指出:“说到小学语文的儿童文学教育,目的就是要以儿童的语言本能和缪斯本能为教育资源,激活他们的这些潜能,使其不断地‘生长’,发展出儿童有意识的、自觉的语言创造能力。”我对这个观点是非常赞同的,可惜现在的小学语文老师能认识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语文教育中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意识到在教学中,学生才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处于次要地位。即使我以前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但是我本能地觉得,孩子具有天生的学习动力的,我们需要向儿童学习。我在看到“儿童本位论”的一些观点时,我就感觉自己找到了知音,原来我的想法与语文教学理论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呀,这让我有兴趣把这本厚厚的理论书读下去。
我把这本书读完之后,感觉上编《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理论》的内容对我很有启发,上编的《小学语文教育“三观”》《儿童文学的语文教育价值》《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六大原则》《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五个规律》都总结得非常到位。下编《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十八种方法,对于我这种非语文老师,虽然只是外行看个热闹,但对于自己欣赏儿童文学作品,也有不少启发,收获多多。
读完这本480页的书,厚厚的一大本,我感觉很有成就感,而且觉得自己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眼光有了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我以后在自己创作或编辑图书的过程中,会更多地从自身的思考出发,抒写属于自己的感情,用更好的文字表达内心,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喜欢。
徐小英,资深编辑,1994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2003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生学历。曾担任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下半月刊编委,主持《家长学堂》、《家校互动》、《童年传真》等栏目。曾在湖南宏梦传媒有限公司做过多年童书编辑,编写了《虹猫蓝兔七侠传》《虹猫蓝兔十万个为什么》《开心智趣园》等畅销图书。现在湖南笨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作。
附录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
朱自强权威力作!小学语文教师必备教学参考书!
作者:朱自强 著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
·
·
·
·
·
·
·
本书系国内儿童文学教学法研究开创之作
1.在反思“工具论”语文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论”的语文观。
“建构论”语文观对于认识语文学科具有重要价值。
2.站在语言本体论的角度上,深入论证了儿童文学既是对小学儿童进行文学教育的重形式,又是发展小学儿童的语言的**资源,更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的思想方法。
3.不仅在语文观上进行理念上的创新,而且提出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和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原则,这些原则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
4.创设的儿童文学教学“十八法”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值得一线教师予以重视。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分为理念研究和教学方法制定两大板块:理念上,朱自强教授在反思“工具论”语文观的基础上,提出“建构论”语文观,对语文教师认识语文学科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朱老师还站在语言本体论的角度上,深入论证了儿童文学是发展小学儿童语言的*资源,不仅在语文观上进行了理念上的创新,而且提出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和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原则,这些原则为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作者简介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大阪教育大学访问学者,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台湾台东大学兼职教授,香港教育学院访问教授。
主要学术领域为儿童文学、语文教育研究。出版个人学术著作、文集十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儿童文学的本质》《儿童文学概论》《日本儿童文学论》等儿童文学学术著作,《小学语文文学教育》《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合著)等语文教育论著作。编著《快乐语文读本》(小学12卷)、《朱自强精选儿童文学读本》(小学12卷)。
目 录
绪论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亟需理论和方法
一、理论建构的重要性
007
二、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的理论资源
009
三、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的理论基石
011
四、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的实践性
016
五、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的实用性
019
上编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理论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育“三观”
第一节 语文观
一、语文教学所“教”和所“学”的是什么?
025
二、质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工具论”
028
三、语言哲学视角:对“工具论”的反思
031
四、论“建构论”的语言观和语文观
038
五、语文教育是否可以“二分”为“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
047
六、文学教育:最能“突出”语言的语言教育
056
第二节 学生观
一、教育必须依据儿童的本能来展开
060
二、儿童:语言本能与缪斯本能
063
三、是“葡萄藤”或“种子”,还是“白纸”?
069
四、“教育即生长”
073
第三节 教师观
一、“园丁”是什么?
077
二、以儿童为本位:保持或恢复“童年”的传统
079
三、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
084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语文教育价值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语文教育价值的历史考察
090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人性价值
097
第三节 儿童文学:语言中最好的部分
103
第四节 儿童文学:最能激活儿童潜在的语言灵性
111
第五节 儿童文学是统合性语言
121
第三章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六大原则
第一节 趣味性
133
第二节 感性化
143
第三节 整体性
151
第四节 人文性
159
第五节 意义生成
168
第六节 形式分析
176
第四章 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五个规律
第一节 儿童文学阅读需要不需要“分级”?
189
第二节 分级阅读:以儿童的能力发展为依据
192
第三节 儿童文学分级阅读的五个规律
193
一、从口语到书面语
194
二、从韵文到散文
195
三、从“故事”到“情节”
197
四、从“形象”到“意象”
199
五、叙事在先,写景、抒情、议论在后
200
下编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法
第一章 教师提问(发问)教学法
205
第二章 朗诵教学法
240
第三章 语感教学法
255
第四章 比较教学法
270
第五章 选择教学法
282
第六章 词语教学法
290
第七章 复述教学法
307
第八章 改写教学法
315
第九章 “纲举目张”法
329
第十章 “欲言又止”法
337
第十一章 学生提问(发问)教学法
353
第十二章 “从善如流”法
361
第十三章 推演教学法
372
第十四章 表演教学法
382
第十五章 “天真的阅读”法
397
第十六章 “文化研究”阅读法
408
第十七章 “修辞阅读”法
421
第十八章 文本细读法
436
附 录
一、儿童文学300种—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书目
455
二、给教师的50种书单—教师儿童文学教学参考书
468
后 记
471
媒体评论
在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作品都占有主体地位。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只见儿童文学作品的教材,缺失了研究儿童文学作品的教法,这是一个不该存在的空白。朱自强教授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一书的出版是历史性的填补。常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但在这个问题上,“怎么教”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