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让孩子减少想念父母的痛苦(关于想念情绪)

(2012-11-08 12:26:00)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教育

                 让孩子减少想念父母的痛苦

    想念是一种与经常在一起的亲人或朋友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痛苦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想念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当朝夕相处的亲人要离开孩子一段时间时,孩子因为想念亲人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甚至会出现一些严重的生理反应,引发疾病,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和亲人暂时分离,缓解孩子想念的情绪。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想念的情绪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亲子依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和经常照顾他的亲人建立亲子依恋关系。孩子最初的依恋对象一般是母亲,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人。孩子会时刻关注他的依恋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些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才能安心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或交往。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他的依恋对象不在身边,就会出现以下行为:孩子会寻找依恋对象并大声叫喊,或者到处寻找,直到孩子重新与依恋对象保持亲近。如果依恋对象长时间没有出现,孩子会产生想念的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我认为孩子在3岁以前最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主要由父母来照顾,并和父母建立起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孩子的依恋对象不能经常和孩子分开。

    孩子所依恋的亲人离开时,孩子经常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想念的情绪。孩子的性格不同,想念亲人表现方式也会不同:有的孩子会吵闹,有的孩子不吵不闹,但经常独自流泪甚至因为想念而变得自闭,不愿与人交流。因此家长一定要关注和重视孩子的情绪。

      我认为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要避免和孩子长时间分离,如果孩子和父母的分离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孩子过于想念父母,父母可以事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1、 要让孩子明白分离不是父母不要他了,父母虽然离开,但依然是爱他的。

孩子到了3岁,已经能够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有关亲人分离的故事书,让孩子明白,孩子以后总是要和父母分开的,但父母依然是爱着孩子的。

2、 要给孩子留一些缓解孩子想念情绪的替代品。

当父母决定要离开孩子一段时间,父母可以留一些缓解孩子想念情绪的物品在孩子身边,比如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全家福照片、父母在工作时的照片、孩子喜欢的玩具、图书、生活用品等,这些熟悉的物品会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从而缓解想念的情绪。

3、 和孩子分离前要有一段分离缓冲期。

当父母需要和孩子分离时,父母应事先告诉孩子,最好不要突然离开或悄悄离开。如果妈妈要离开,妈妈要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孩子:“妈妈要离开宝宝一定时间,让奶奶来照顾你,奶奶会和妈妈一样疼爱宝宝的!妈妈回来会给你买礼物的。”这会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父母和继续照顾孩子的接替者之间要有角色的传递,一方面让接替者产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让接替者了解你照顾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如果接替者能继续父母照顾孩子的方式,则能减少孩子面对分离时所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行为。

4、 让孩子待在他熟悉的环境中,把孩子交给他熟悉的人照顾。

当父母离开孩子时,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由熟悉的亲人继续照顾,能够缓解孩子的思念情绪,也能够迅速找到新的依恋对象。如果把孩子放在他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让陌生人来照顾,这会让孩子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会吵闹很多天,甚至会造成心理伤害。

 

当孩子和父母离开时,其他照顾孩子的人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缓解思念的情绪呢?

1.要认识和了解孩子的思念情绪。

   当孩子与朝夕相处的父母离开时,孩子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会以为父母不要他了,他会很想念父母,这种想念的情绪促使孩子去寻找父母,或者通过吵闹来呼唤父母的出现。家长一定不能强行制止孩子的哭闹,也不能用别的活动来改变孩子的想念情绪,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想念父母的事情上。有时,他们甚至会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父母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父母出现的一种方法。当然,其他的活动都无法引起孩子的注意了。

2.当孩子刚开始出现想念情绪时候,家长要及时安慰他。

当父母离开时,有的孩子立刻就出现思念父母的情绪,在念叨着父母什么时候回来,陪伴孩子的家长要及时安慰孩子,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会回来的!”“妈妈不在,爸爸会陪着你的。”这种安慰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可以缓解孩子的思念情绪。

3父母在离开孩子的日子里,要用各种方式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父母离开孩子后,可以用打电话、写信、视频聊天等方式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明白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依然在另一个地方关心着孩子,想念着孩子,这样能缓解孩子的想念情绪。

4.分离的时间要在孩子的年龄所承受的范围之内。

    孩子的年龄越小,家长和孩子分离的时间应该越少。在孩子1岁之前,父母不应长时间离开孩子,最多只能离开几天时间。如果父母离开孩子太长时间,孩子会忘记父母,要重新花时间建立依恋关系。孩子3岁以后,有了一定的时间概念,可以接受与父母较长的时间,但父母需要事先和孩子约定回来的日期,让孩子对与父母重聚的时间充满期待!

    最后,父母回来时,要及时抚慰孩子,让孩子重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孩子会很开心的。孩子经历几次这种想念的痛苦和团聚的幸福之后,会明白和父母的分离是暂时的,他想念的父母还是会回来的,以后孩子就能承受以后更多与父母分离的时间了。

 

                  (发表于2012年《虹猫蓝兔-开心智趣园》亲子读本 《专家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