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无锡8日行(8)姑苏小面与哑巴生煎

分类: 海风游记 |
2023年4月20—22日,多云间晴。
我和老伴自2016年正式开启华夏游以来,7年来几乎都是自驾,只有2019年南京扬州5日行和这次苏锡8日行,是高铁往返、不赶时间、在一个城市多日居住、逛吃逛吃的休闲旅行。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腿脚越来越不利索,体力越来越不济,休闲旅行,将会逐渐成为我们出门看山看水看风景的主要方式。
自驾游期间,一天连跑带玩下来,很是疲乏,总想早点休息,因此好吃心思寡淡,至于在西部和北疆边远地区,能吃上热乎、卫生的饭菜就不错了,好不好吃,只能是看运气。
这次是一个地方住好几天的旅行,自然有更多时间和欲望去当个吃货。
除了苏帮菜招牌的松鼠桂鱼、糖醋排骨、响爆鳝糊等,我们垂涎已久的,还有江南小面和汤包生煎。
说到小面,我们认为,从品种丰富、味道多样、食用舒坦等多方面综合评判,川渝小面、陕西小面和江南小面,是中国最好吃的三大小面。
年轻人嘴馋舌刁,胃口好味蕾也好。事实证明,从他们嘴中了解到的当地美食名小吃,多数情况下,都比网上介绍的性价比更佳,味道也好。
19日下午办理酒店入住后,我们按照服务员推荐,来到离酒店不远的姑苏桥面馆填肚子。
落座一看菜单,很有新奇感。
他家的面条和浇头分开卖,光面一碗6元,不够还可以免费续。浇头分好多种,有匠心猪肝、虾籽藤椒、清炒虾仁、杨梅猪爪、蛋汁大排、雪菜肉丝、红烧肥肠、枣香卤鸭、虾仁腰花等,贵贱自选,童叟无欺。
第一次,我们选了两份他家招牌浇头:匠心猪肝和虾仁香菇,味道确实好。
因为味道好,我们又去了第二次,保留了一份匠心猪肝,换了一份虾仁腰花,味道依然好。
当地煮面条有三种模式:硬面、正常面、烂面(煮时间长的软面),我们喜欢烂面。
他家的浇头也有说法,比如匠心猪肝。据服务员介绍,新鲜猪肝买回后改刀成1—2公分厚的大块(我们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厚的猪肝),略微腌制,然后装袋放置冰箱冻室,制作时拿出,须先后三次过油烹炸,时间不能长,最后进油锅稍微红烧一番,外焦里嫩无腥味。
原本还想吃第三次,无奈这家姑苏桥面馆有点火,排队等座食客太多,只能作罢。
江南的汤包和生煎也诱人,我们以前曾在上海、南京、扬州、杭州、嘉兴等地品尝过,味道难忘。
来苏州第二天徒步游览十多公里,又累又饿,我们从网上找到好几家有名有姓的店铺,而酒店服务员力荐的是一家小店——哑巴生煎(据说创业者是哑巴)。
我们深信不疑,为了这口吃食,又忍饥挨饿走了1公里。
没想到的是,地段一般、门面局促的小店前,老饕们已然排起长龙,其中不乏外地食客。有一位在苏州小住的东北中年妇女,早上打包晚上还打包,一家人就认这家生煎。
据店员说,一年到头,天天都是长龙摆尾,早中晚皆如此。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开票付钱,又腰酸腿痛地等了十几分钟,才吃上烫嘴的生煎包:馅大、肉香、味鲜、咸甜口,一咬汤汁飞溅。没想到这品相不咋地的小煎包,味道确实好。
那顿晚饭,真吃多了,于是不敢打车或公交,为了化食,生生走回酒店。
不过,千万别吃他家的馄饨,味道不敢恭维还占腹中地方(或许是他家的生煎包太好吃了)。
注:最后一张照片是另外一家著名连锁生煎,味道完败哑巴,唯有那碗豆沙汤圆羹,还不错。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