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龙是大侠,但我不喜欢

(2022-05-11 11:55:49)
分类: 海风杂谈

大约一个月前,去朋友家聚会,见其客厅过道摞着三个纸箱,询问后得知是清理出来准备淘汰的书籍,我随手一翻,内有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的20多本书,在征得朋友同意后,抱回家中。

朋友小聚,不仅饱了口福,还有意外的收获,吾心大悦。

2002年出差时,在火车卧铺捡到一本残缺不全的《天龙八部》,顿时成为金庸先生的崇拜者并暗暗许愿,等退休不忙了,一定要系统拜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全集,不料没过多久,这个心愿就无法抗拒地实现了。

有个书店到报社搞推销,全套15部36册金庸武侠小说才200元,笔者买下计划以后看,可书一上手就欲罢不能,于是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笔者一有空便手不释卷,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在被书中各类英雄人物和武林高手弄得“五迷三道”的同时,对金庸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5年后的2007年,在整理书籍的时候又一次无意上手,于是又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再次“五迷三道”,再次经常熬夜到凌晨,再次对金庸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2017年底在昆明,闲得无聊,又想起金庸的武侠。2002年买的那套廉价全集是盗版,错字满篇、漏洞百出,早就送给院子里收废品的老头,本想重新买一套,可孩子们说,花那钱干啥,直接上网免费看就是了。所以第三次通读金庸,是在电脑上完成的。

武侠小说是中国旧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

武侠小说的作者很多,名气最大的有四人: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

金大侠自不待言,武侠小说之魁首,其代表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名噪天下。

三遍通读金庸后,也萌生了拜读其他大侠作品的想法,谁知网上翻看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的几本作品,始终没有“五迷三道”的感觉。

这次“捡到”这么多的古龙小说,本意是想好好拜读一番。

古龙原名熊耀华,1937年生人,祖籍江西,幼年迁居台湾,父母离异后,以半工半读和朋友资助方式继续学业,肄业于淡江大学英语专业,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为著名武侠小说家。

武侠小说界对古龙评价甚高:“古龙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的武侠著作,他的武侠小说创作始终秉承‘求新求变’的宗旨,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意识,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武侠小说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古龙自年轻时就嗜色如食,嗜酒如水。发达后更加忘形得意。1985年,病中的古龙因再次酗酒导致食道破裂,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下午6时不治,享年47岁。出殡时,王羽、倪匡、林清玄友人在他的棺材里放了48瓶XO酒陪葬,乔吉为他写了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 人间不见楚留香’”。

我先是找出古龙后期作品《天涯明月刀》(上、下)拜读,开始还有点新鲜感,后来越读头绪越乱,越读越着急忙慌,越读越提不起那口“英雄气”。坚持读完后掩卷回想,人物、情节,印象很浅,今日撰文下笔,甚至都想不起来故事讲的是什么。

不甘心,又找出古龙早期的作品《大旗英雄传》,感觉与拜读《天涯明月刀》如同一辙,实在坚持不下去,只好中途作罢。

因为没有拜读古龙的全部小说,不敢妄评古大侠。

仅就拜读过的两部小说就书论书,感觉小说的故事过于错综复杂,头绪太多,一件事情没交代完却不断节外生枝;情节描述太着急且天上一拳地下一脚;人物众多行头光鲜,但缺少骨血,情感不细腻。作者天马行空自嗨,读者思路混乱茫然。

上述读后感,纯属个人看法,丝毫没有贬低古大侠的意思。古大侠在中国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威名,也不是在下区区数言就能颠覆的,更何况古大侠著作等身,粉丝无数,影响巨大。

本文充其量只能说明,古龙是大侠,但我不喜欢。

后来决定,不再拜读余下的古龙武侠小说,那一箱子书,也送给了收废品的老太太。

(注:图片取自网络,特此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