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疑云》,叫我迷恋昆曲

标签:
香云国宝疑云昆曲电影唱腔文化 |
分类: 周显欣的工作日记 |
如果一定要给自己过个儿童节的话,那么,最好的节日礼物就是现在的这份新工作。电影《国宝疑云》,角色香云。
空旷的坝子里,没有四周环绕的媒体娱记,没有亮人耳目的明星大腕,没有噼啪耀眼的闪光灯,有的只是一张简单铺着红布,摆着一盏香炉与些许瓜果的小方桌,以及一群对中国电影抱着诚挚之心的创作人。这些人都手执檀香,整整齐齐排列在那张小方桌前,在一个天色澄碧的清晨,恭恭敬敬向天地祈愿,虔虔诚诚为电影祝祷。《国宝疑云》,就这样在每一个人洋溢着诚意的笑脸中,悄然开机了。
想说的是,能遇到“香云”,很幸运。不仅仅因为她身上所承载的极致背景与阅历,更因为自己因为这个角色而需要进行学习的各种生活体验。
京剧。昆曲。书画。舞蹈。
尽管学习这些技艺的时间短促,且只能学上一点皮毛,但这个过程的内容却是要叫我终生铭忆的。受益匪浅。尤其,我完全想不到自己会因为这样的机缘而迷恋上昆曲。
在知道要学习昆曲前,我是有些惊忧的。初初只知道它很难,却并不知道它有多难。当老师将它美仑美奂的昆曲唱腔亮在我面前,而我字句难仿时,我终于知道,昆曲的难,在于它字字考究的弯转唱音后面,潜藏至深的柔婉气韵与唯美意境。短短几句唱词,却需要花许多功夫去记住哪些唱腔的弯曲线调与气口衔接,稍有差池便一通的找不到北,无法圆唱。但,当你可以熟记下这些唱腔并而朗朗上口时,你发现,你已被深深拽入昆曲的大美天地。
实在是美。越唱越有味道。如同一壶可以不断细品的佳茗,不但有色之美,香之美,味之美,更有连着这些美而沁濡心肺的绵绵意蕴,可以生津,可以回味,并不断滋润出更多更深而更美的诗意来。每一次哼唱,都是一次全新的品味,你能在那些婉转迂回的气韵里,不断获得与填入你能感受及的各种美境,天的,地的,云的,月的,水的,树的,花的,草的,人的,情的……而那些原来总是弄错的弯曲腔调,此刻竟变得如此顺畅而圆融,反倒叫你觉得它们的弯转如此合理,如此自然,如此高华……直是多一丝嫌多,少一分嫌少。
真不由想,等空下来时,好好地小学昆曲,细细深品这意蕴幽婉的大美去。
开拍两天,除了庆幸加入这个充满创作诚意与生机的主创团队而外,更望自己用心塑造角色的同时,能在《国宝疑云》的银幕上,将昆曲的美唱出哪怕一点点的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