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霸道

标签:
王朔霸道致女儿书父亲吆喝文化 |
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
“告诉我,你今天中饭吃的什么?”……
“说,这两天是不是又瘦了?不许瘦啊,赶快多补些营养,不然休了你!”……
“还不赶紧睡,看你这几天累的,再不睡我就休了你啊!”……
我走在青茸茸的春草地里,晚风温绵,夜光宁淡,耳边忽而飘来的几句声色柔厉的男中音,划破了我心底原本一团空寂的静独。一瞬,我的六腑竟觉出一份说不清的震撼,觉得那没有听过的源自一个男人的语气霸道的关爱,实在凝聚了一抹女人其实想有的幸味,开始旋荡于我的空气,久久不散,叫心倏地幽思起来。
那几句简单的吆喝,让我听到了一个女人对男人不离不弃的依恋,读到了一个男人对女人关怀备至的深爱。
当然,细细想来,还是替那女人有些担忧的。因为既然男人口中说出了“休”字,那就说明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万一女人不吃好睡好,瘦了憔了,那么,即使女人再怎样爱男人,恐也免不了有万分之一这结局的可能性。而男人之所以以“休”作为要挟女人的底气和胆量,也一定因为他知道那女人对他的爱,到了不能被“休”的程度。
那么,面对一个爱自己到不能被“休”的女人,男人对她的爱,又到了什么程度呢?真的随时可以“休”掉么?
依稀记得,著名作家王朔说过,作为一个男人,当他有了女儿之后,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爱。王朔在后来的作品《致女儿书》里,无比真挚的袒露了他对女儿的深情:
——“很多心思对你说才说得清,比自言自语更流畅,几次停下来想把这本书变成给你的长信。坦白也需要一个对象,只有你可以使我掏心扒肝,如果我还希望一个读者读到我的心声,那也只是你。”
男人对女儿,不要说“休”,连不能见面恐都是极其痛楚而不能承当的。他当然要视女儿为至爱,因为,那作为女儿的女人,身上流着他的血,命里淌着他的脉,惟有女儿,是这个世界上无法与他割断血脉的女人,亦惟有女儿,才是真正与他心神相连、延续命脉的女人,由那里滋生出来的爱,天然,纯粹,不涵任何私心杂念,真如空灵,尽管同样存在性别之异,却比之建立于肉体或法律关系上的男女之爱,要有根基、有命力、有灵质并且无私伟岸得多。
因而,是不是可以设想,当一个男人视一个女人有如女儿时,其爱的程度或才有如不能被“休”一般的深彻,才具如即使说“休”也根本“休”不了的根脉相连?
而父亲对女儿的爱,于我的记忆深处,留下的,恰恰更多的是与霸道大有关联的迹影。
我的父亲从小就对我严厉无比。为了让我学有所成,变为一个独立而优秀的女人,他把对我的爱,几乎都变成了省吃俭用和训斥鞭笞,他的言行举止,谆谆教诲,无不透露出他对未来那个女人的人生期望。好的期望,幸福的期望。记忆中,别说不能不好好吃饭按时睡觉了,连几点出门出门只允许多长时间几点必须回家都做了详尽规定,虽不能说被完全剥夺自由,却也几近没什么自由。那种严苛的关爱,或许用霸道二字也是不能囊括得了的。
可是,如今已渐渐成为女人的自己,尽管的确还能想起当年父亲的痛斥里,也有如同“休”字一般的“滚蛋”、“永远别再回来”等严词,却的确透过父亲的那份严苛与霸道,通过自己不错还好的生命进程,深深懂得了父亲对我那份不可替代的深远的爱:父亲还是我的父亲,女儿还是他的女儿,我们彼此,谁也“休”不掉谁。他的满头花发、满目沧桑与一贫如洗,不过是为了一目了然地告诉我,这辈子,他可以将自己消耗得什么都没有,但一定要我有,他可以将自己消耗得什么都不好,但一定要我好。
父亲对女儿的爱,是以霸道的自我消耗,来换取女儿幸福与好的爱。那爱里,流淌的岂止是忘我,还有太多数不尽的无我。
或许,男人对女人,霸道的,严苛的,却一定要她好要她幸福的爱,倒是一份可以循迹一个父亲对女儿命脉相连、深彻坦透而又无私伟岸的爱。
因而,如果那男人的几句简单吆喝,是他对他的女人常年不变的唠叨,是一个丈夫对妻子日夜都有的叮咛,那么,那颇怀霸道的语气与要求,或会让那女人或妻子,拥持一份幸福的心境。只是,几个略显刺耳的“休”字,如果其实也可以循迹一个父亲对女儿无论如何也“休”不了的“休”字,我更相信,他对那女人的爱,其实也到了不能被“休”的程度,他们此生,定会相携到老,厮守终生。
不管怎样,这平凡如常的夜,几句卒然入耳的男人吆喝,总还是道予我忽而之间对男女之爱的一点异触。
爱的霸道,其实是爱不可或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