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对“演员”的畅想

标签:
周显欣高考1977电影雾柳镇演员明星娱乐 |
分类: 周显欣的精品图片 |
今天,日子很好。2009-1-12。所有数字结合一起可以轻松计算出24,(9-1)*(2+2-1)=24。
一贯的数字化思维。总喜欢把看到的各种数字心算一把,得到一个与心情略略相关的趣味。有时候,觉得自己理性得顽固,活得过于逻辑;有时候,又觉得自己随心得执着,应该这样一如既往。
不管怎样,此时此刻,我实在是特别想好好,好好地安静下来。
一如昨夜看到的那轮明月,硕大,圆满,相当宁静,所有喧嚣在望向它的瞬间,都变成了一份致远的安幽……
没有什么比沉静下来感受生命而更美,更真,更幸福的时刻了。
一段时间以来,似乎耗尽了生命中暂囤的所有能量、感悟与体验,于《高考1977》的演绎、诠释中,于《雾柳镇》首播宣传的各地奔走中……还好,终于有了现在的宁静,一个人的沉寂。
也终于有空坐下来仔细审视自己在《雾柳镇》中的表演,梳理作为一个演员的各种体味。
哦,天哪,有些不太敢正视《雾柳镇》中的那个自己,或者说,那个“大红”。
“她”与自己有着太多不同,太多不似,截然一个与生活中“自己”没什么关联的女子。然而,“她”又实实在在是以我“自己”的身行去展现而诠释出来的“女人”,多多少少,她是由我的痕迹在屏幕上点点滴滴堆累出来的一个“人物”,尽管那些痕迹并不是原原本本符合“自己”本真的痕迹。自己多少还是运用了些表演技巧的。
还算成立。以自己现在对于表演的理解力来总结《雾柳镇》中自己的演绎的话,只能说,“大红”还算较为准确、较为生动的符合了剧本对她的描述与界定,自己算是完成了对这个角色的塑造。只是,周显欣的表演,在“大红”身上,还很不够深入,很不够气度。周显欣塑造的“大红”,还没有到达最好的可能与境界中去。
却十分感谢每一部剧、每一个角色给予自己这种反思、沉淀的机会。作为一个演员,回头总结、自省自己进行人物创作、角色表演过程中的问题、不足与缺陷,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也是一件相当享受的事情。
这种幸福,源于一个演员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而不是一个“明星”。
曾经在《高考1977》的拍摄过程中,有幸与导演和主创老师们探讨过一个问题——“演员与明星的区别”。至今,那些话语句句在耳,眼前的想象与感喟历历在目。可以说,那些并不学术的讨论与闲聊,着实给自己敲了响亮的一钟,上了深重的一课。
之后,我便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个“演员”的思想。
倒是十分值得记录下那些语论,不管正确、准确与否,都能算作一份好的回顾,于己于人,也都应该是有益的。能够记得的内容,大约如下。
——“明星可以被制造,但演员是不可以被制造出来的……明星是一种商业、投资或娱乐活动的产物或元素之一,而演员却一定要依靠自身文化与修养的不断提升与积累,才能一直作为一个“演员”生存下去……
明星可以在一夜之间被制造出来,但明星也可以在一夜之间被毁掉;而一个真正的“演员”,其艺术生命力之顽强与长久,是不可能被轻易毁损的……
很庆幸,我还能比较坚持、执着地在生活在艺术里,追寻我的梦。
2009年1月12日。一个演员对“演员”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