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
午后,阳光耀眼,却有了春的味道。大概因为院落里的迎春花一夜之间吐出了嫩黄,足出户外,突然觉得阳光下多了一层暖洋洋的色调,眼底的光影便在这样的辉映中有了早春二月的颜色……不由吸鼻嗅去,一脉脉清新的枝芽香和着温煦的风霎时弥漫了周身感官,仿如一份久违的亲抚,揉润着皮肤、血管、神经……一阵的心旷神怡。
抬头望去,枯树枝木早已苞芽含绿,轻轻摇曳着它们春的姿态,尤其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褪下厚重冬装的行色中,不觉露出些许带着轻盈、舒展的气息,明显给仓黯一冬的天地平添了不少春机……
或许,这些悄移而至的春色并不是今日才现,只是自己在埋头的时日里,未曾品及。每天,每月,斗转星移,并没有发现,生命的实质已被悄然锁入几大领域:工作、思索、再工作、吃饭、睡觉……Copy and copy……
似如此时此刻的春,来了去,去了来,来去之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春云春雨。似所谓所见诸相非实相,来去矣。不知不觉,生命便在似如云烟的日子里,成为了它们来来去去的载体。
记得看过一辑鲁豫采访周华健的《说出你的故事》,其中一幕印象极深。鲁豫问华健,“风雨这许多年来,对人生最大的感悟是什么?”只听华健淡淡笑答:“活着。”
深刻至极。活着。
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那么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孤零零之下,是太多的真实。
有的时候发现,包括自己在内,人们总是喜欢抱怨。抱怨那些真实。似乎那些蜂拥而来的真实总在诉说着种种的不如意甚至丑恶、阴险……似乎美好的事物总在海角,不能触及。于是容易产生愤怒、不满,甚而排斥。太多风风雨雨之下的痛苦与绝望,太多自我想象与现实压挤下的内外分裂,人终于容易变得不那么纯粹,只是在承受尔后,还继续的活着。
如果可以在承受苦难的历程中,把友爱与同情不只当作一种情绪,却转变作一种态度,相反的事实会唾手可及。就象华健,大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活着已然有了质变。那份淡定之下的宁静。那种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所以相信,他现在是活明白的。
越来越理解,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明白的活着,如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