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
很喜欢张洁的小说《无字》。在那些决不浅白直露却又简练铿锵的文字中,蕴涵了一个女人对二十斯世的深透揣摩,通过丰彩新睿的想象组构,通过生动而真实的写照,把个丰厚的人性与社会内涵,披露得淋淋漓漓,鲜鲜亮亮。
《无字》以主人公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她以个人生命体验为基础,以女性的直觉表达了对爱的理解和感受,并对这种情感进行了历史的、文化的深入剖析,对“不能忘记的爱”进行了超越男女感情表层的描述,对爱域里的人性与人生作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一部经典之作。不仅有凝重恢弘的宏大叙事,也有堪称经典的精彩细节。之所以于现时现刻才将两年前就阅历过的文字感受搬写出来,是因为《无字》在两年后的今天,于我的世界,依然清冽地散发着它的文学影响力,时时予我启迪。
——“不论多大的社会压力,大部分人都可以超越,都有勇气为此付出代价,却不一定能超越自己。对我们来说,外部阻力虽已消失,然而我们可能面临更大的障碍——我们自身的障碍。”这是《无字》中的“眼”。也是我在2006年才睁开的“眼”。我在募然回首的感受与思考中,终于明白,爱的要害其实不是你爱还是不爱,而是那个爱究竟是什么。
就像张洁所描述的吴为的婚姻,——“吴为哪里是嫁给了胡秉宸?她是嫁给了胡秉宸的那个城堡。” 她把对爱情思考的重点由外部转向内部,凸现了爱的“自身障碍”,充分表现了爱的矛盾性、脆弱性、模糊性和流动性,以及它在性别差异中难以克服的悲剧性。张洁认为,吴为对胡秉宸的爱,实际上是一种可以交出肉体,却无法交出心魂的爱。吴为与胡秉宸之间的战争,归根到底是一场维护尊严和捍卫价值观的战争。当他们最终不得不结束这支付了全部心血却又千疮百孔的爱情时,张洁笔意凄切地说:“吃苦受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空,这时才觉得那苦是双倍的了,不值得了。不值得而受的苦是真苦。”正如《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所讲的,——“爱情本身与我们对爱情的看法之间的差别判若天壤。”
生活的意义实际上是重新思考的意义。《无字》就是一个“倒回去”思考的文本。它思考出了一种沉重,一种人性在精神上的深刻沉重。在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下,人们承受着历史的压力并为此付出代价,因为各种文理各样道义,人生在世世代代的轨迹上越加沉重。这是一种民族的沉重、人性的沉重、时代的沉重。
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太深重的苦难恐怕难以表达,太饱满的情感恐怕无法言说,是曰《无字》。由此看来,真正大义上的爱,似如一种无情的境界,一种无法简单用情感来承载与描述的感受,是一种于方方面面、枝枝节节都要禁得住磨难、而且要禁得起扼杀的静默。大爱,抑或需要一些无情的承当与淡然。
大爱无情,我的关于爱的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