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木枯树压海棠

(2006-06-28 22:20:33)
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一木枯树压海棠 一木枯树压海棠

一木枯树压海棠丽江的美似乎比大理喧噪了些许。小城四面环峰,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水相融,山水一体,于一片青蓝天地中,自然呈现了一个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尤以丽江古城风貌闻名遐迩。

 

鲜活运转中的古城,有水,有桥,青石铺就的道路自由回转、四通八达,道旁河畔垂柳拂水、青丛茂密,一眼望去,街巷幽深、房瓦麻密……各色各样的商市门堂、餐饮娱乐场所,成行成市、便利悠闲的排布于古朴如画的民居客栈之间,加之特色鲜明的纳西族东巴文化、络绎不绝的往来游客……整个丽江古城于一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氛围中展现着它略带矫饰的旅胜风情。

 

却于两日拍戏的间隙,领略了不少小桥流水里的可叹细处。有成群结队身着民装齐齐歌舞的老翁老妇,有挂满野兽皮毛满街兜售的藏族彪汉,有围绕青砖瓦房用黄草烂泥打造而就的精美墙塬,有全用金丝楠木钉制构建的五星级公共厕所……

 

别样风情别种韵。一番说不出来的交错于原生态与市井之间的混杂味觉。

 

休憩时,走到一家客栈门口,不经意地一回头,发现了屋檐下的一棵枯树,晦涩地斜立于蓝天之下的青砖之前,叶片干黄,枯枝残垂。不由感叹,为何于云南这样的风水宝地,还有盛夏里的枯木景象。一落眼,却又看见了那些干黄叶片下红绿鲜明的海棠花开。

 

这一眼,似乎看到了沙漠中的一汪清泉一般,浑身上下即刻流淌出一股兴奋和动力,令我不由自主掏出相机,记录下了这个颇具反差的画面——一木枯树之下的红艳海棠。

 

为何于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泥土、同样的屋檐下,会有一株枯渴而死的树木与鲜艳蓬勃的海棠生死并存呢?想来想去,大概有了这般解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枯树与海棠的不同归途取决于它们自身吸收养分、消取生长的能力不同,而无关于其先天条件的高壮与否、所处位势的优越与否。

 

任何植物,无论种于何种环境、何样气候,都需要根入泥土,不断吸收养分并消取它们,才可滋长,其自身的生根、适应、吸收与消取能力,决定了它们的生长好坏与生存长短。枯树的死,大概因为其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无法于泥土中生根下去,吸取不到生长应得的养分,故而,只能在风吹雨打、烈日暴晒、冰霜雪雹的打击下,一次一次耗丧生气,拿不出抵御和生还之力,一点一点走向消亡。而海棠的鲜活,应该是因了它可以扎根泥土、深入而去,哪怕一阵狂风骤雨将它摧残得枝叶败落,它仍然可以立根不倒、重新吸取养分修长开来,直到盛夏骄阳花开时,以一份健康繁茂之美向世人展示出它的生命顽强,毫无羞怯地继续信然生去。

 

所以,即使生长于一木大树重压之下的娇弱海棠,即使与先天枝繁叶茂的大树同根一方土、同取一分乳,只要它扎根深牢、不作懈怠地于各种逆境中吸取养分,总会迎来那海棠花开芬芳时。那个时刻的鲜艳与光彩,只会让草草生根、无力自养自助的大树在渐渐枯去的分秒中暗自神伤、叹悔曾经……

 

于这个意义上的解释而言,我希望自己以及未知将来的我的爱情结晶,可以如这颗海棠花般坚韧不拨,可以于任何挫败打击中屹立不倒,笑对天地。即使生得一魄弱体,生于一木大树重压之下的窄小环境,也要将根扎入泥土,深深牢牢长就一幅能够不断汲取养分的活根,让自己的弱小身躯在各样风霜雪雨中茁壮生长,在生命的征程中绽放奇葩……

 

一树枯木压海棠,千朵丹红托秋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
后一篇:朋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