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

翡翠虽然只是石头,却是相当有灵性的物体。数万年前那个鲜为人知的远古时代,那些地壳风云的剧烈突变,将一片片生灵植被溶于水深火热之中,恒永铭化于这些石头,印留下了无数没有语言没有情态的故事,让它们带着灵气生息,被人们发掘、琢磨,以其独有的姿态在人世间代代相传。
人们对翡翠的喜好,大概源于它浑然于雕琢与天然之间,于精美雕刻中可赏见其天然而成的石云矿雾、晶莹水透、翡黄翠墨……又于其天然而成的千姿百态的絮纹翠色中显现出雕刻工艺的精巧绝伦;又或者,因了翡翠在人间所流传的太多相关传奇,它的自然天成中总带着那样一丝神秘色彩,连宗教佛界亦十分推崇其冰清圣洁、正气所向的含蕴,人们对它或寄予福望、托以心愿,或以它佩作信物、带为意喻……虔诚地对它爱不释手。
有相同嗜好的人在一起,就是共同语言。大家在一家当地口碑不错的翡翠专营店里东瞅西瞧、七嘴八舌地物色着各自喜好,我的责任则是帮她们仔细观鉴,挑拣良品。由于之前自己对翡翠确有过一定学究,对于翡翠的真赝好次多少算有点鉴赏能力,渐渐,在这样浓烈的氛围中,我亦略略信马由缰地品析开去。
看了许多观音佛像的挂件儿,又挑了不少各种成色的手镯,眉眼在灯光和日光之间来回切换,嘴唇在大家的期待心情下不停说动,如是这般,该何所以,加上老板的厚道诚信,不断拿出藏品配合我们一行人的挑挑拣拣,终于,在一片琳琅满目中,大家都买到了应该算得上称心如意的翡翠饰品。
却没有我自己满意的翡翠精品。不是不喜欢,而是偏执于追逐完美。于我,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水、色、种三方面的全俱、上乘,其雕刻工艺的创意、绝妙,其整体协配的浑然天韵及其内外兼涵的气质、意蕴……加之“黄金有价玉无价”的典故概念,使得翡翠价格骄侈昂贵,我的完美主义只好于这样的难得完美中,暗自叹息,悄然偃憩。
回酒店的雨中,看着大家满心喜悦的样子,我的心底竟渐生出一丝惆怅。其实像大家那样简淡知足,是最容易也最轻松便可获得快乐的。追求如挑选一块精绝翡翠那般困难的完美,往往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希冀、苛求、遗憾与失望中与快乐擦肩而过,留下的,至多是一场不够阳光不算灿烂的幽幽回忆……。翡翠如是,人呢?
然,翡翠中是有极品的。那种面面兼俱、精美绝伦的完美之作,罕见稀有,能得拥并珍藏这种顶级翡翠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然而,翡翠终究是翡翠,它的内质在数万年前沉淀而成之时,便没有变化了,它的完美在于可以通过雕琢、磨饰将其顶级内质极度展现,换句话说,它的完美在于其精美外表与顶级内质的交相辉映。
关键在于其内质于一个众所遵循的鉴定标准之下的佳绝天成。有标准和没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了标准才有界定,才有确知。
而这个世界上,人的内涵是最无法界定标准、也最无法确知的。人性的纷杂、繁复,太不可捉摸,往往只是有迹可寻,却无理可喻。没有一个人敢说能将其千变万化、微妙不可言的内在思想、情感、意识乃至言谈、举止......加以雕饰而达到完美,甚而没有一个人可以确知,怎样的内在与怎样的外表相配一体才叫完美?
没有完美的标准,也没有标准的完美,更没有完美的人。
翡翠与人的最大不同在于,翡翠的灵性不是人的灵动;翡翠的完美可以相求,人的完美却苛求不来,只能去品味,那种于自己心目中曾所幻想或感知的完美中的细细品味……
感谢翡翠,与它的幽然相处中,给我思想,让我凭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