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扎进皮肤进入血管的刹那,我发现,那种疼痛其实很让人期待。每一个将胳膊伸进窗口的人,每一丝微妙的肌肉挛搐,几乎都在潜意识中抵拒着针尖的这秒刺破,只不过,在见血的瞬间,写下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关于疼痛的表情,生发了各种各样的内应:种种憎恶、畏惧、无奈、隐忍......
清晨,7:15分,陆军总院体检中心。毕业前必须的体检,让我得以站在抽血窗口前如是思考。
真真就是期待,关于疼痛的内应,莫名地。似如对于三伏天围在火炉边吃一顿特麻特辣火锅的期待,因为知晓痛热之后必是一番淋漓爽畅。一针见了血,随之而来的疼痛里,不就预示着对于健康,将有一份可赖的明解、释然或是警觉而知措吗?所以,放眼远后,关于这一针之下的疼痛,我的“期待”内应,算有出处。
不是自诩所谓的眼光长远,而想论论小于针刺疼痛几秒、大于天将降大任者背负体肤、心智磨砺过程背后的意志与耐力。
今晨10:00,《逃亡香格里拉》的新闻发布会于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顺利举行。带着胳膊间的针后余痛,站在众多媒体的闪光灯前,有那么些许时刻,觉得一切苦痛背后的意志与耐力,是此时此刻最大的功臣。
尽管此时此刻并不具任何成功意义。只不过,因些许意志与耐力走向了此时此刻。
“意志,耐力”,拆字来看,很有意思。“立日心,士心,而寸,力”——“每日心中有立,渡以将士之心,而后予以寸劲,力之。”若可以此而解,倒是可窥见其中一二。有了意志与耐力,别说一针之下对于疼痛的“期待”,即使潮水般涌来苦痛,又怎不可将其克制抑止住呢?只是,扪心自问,本人之意志与耐力,尚未及如此字解之蕴义。
比如写博客,原想日日有思,日日笔耕,日日感悟,在文字中渐醒、丰实,在文字中抒情、释怀,却每因种种原由磨折了我于这方天地的意志和耐力,以致虽有寸劲而力之,却未每日有此立并以将士之心渡之,因而,博客的画面,总有留白,但缺风范。并且,是否由此惹来“ 是你自己在做博还是其他人代做?”的疑云,像个笑话,扔在了我的面前。
好似一个悬念。
解释是没有必要的,故事也不需要结尾。清者自清,事实终究是个事实。倒是对意志与耐力的斟酌,有必要继往开来吧。尤其应该保存那份对痛苦的“期待”。
我的远后,不看结局,要视意志与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