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不呜呼,骗之可悲

(2006-04-14 00:52:37)
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怎不呜呼,骗之可悲昨日听友讲述了两则令人破腹的笑料,直笑得大家姿态扭曲,泪花乍现。笑料的具体情节即使此刻写将出来,应该也不会有友讲述时形神兼备所传呈出来的那种生动与鲜活。所以,就大致说说笑话的背后吧。

 

当今社会,突然爆现了各色各样的骗局、人事,许多人等,不幸落入骗局,丢了钱财,伤了自尊,还留下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阴影。两则笑话,讲述了友所亲历的两个骗阱,均各有谋略,各有步骤,且环环相扣,引人相向。甚而,其间隔朝换代、服道装扮、虚张声势等作为、举止,林林种种,一桩一节的上演了两个贻笑大方的作剧。当然,友火眼睛睛,不受蒙骗,在不声不响、面不改色的情态中观赏了两出骗子们的倾情演绎。

 

故事中,友人的清醒与骗者的沉醉,交相彰印,剧烈反差,不得不引来一屋子人花枝乱颤的笑态。

 

又引来我的遐思。想想,骗者们为何要骗?为何可骗?又为何成骗?从商业角度来看,有市场才有生产,有需求才有供应,当供求相呼应之时,才有可能成形消费。骗者,大概因惰无它作而又活以虚求,因有人受虚所诱而又甘愿沉迷,因虚时虚利虚人之和,而得以要骗、可骗与成骗。

 

所谓事出有因。

 

这许事态,大概始由于人本有的劣根性。屈原曾解,人有两种根性。一为争强好胜求虚荣,二为懒惰惧难求安逸。两个极端的根性,深涵着哲学原理,矛盾对立统一于人,于其体内冲击碰撞出了形形色色的人欲人性。两种根性之间,势必存有各自的着力点面,上下关系也好,左右位置也罢,总是距离。而这种距离,其间相距越远,所得空间越大,反之,越无余地。

 

人之形态,所现所显,剖其根性之内距,皆可直视其人性空间之大小,心灵舞台之宽窄。一如黑暗中的舞者,如果没有想在舞台上展现曼妙舞姿赢得喝彩的虚荣渴求,没有在黑暗中艰难困顿勤奋刻苦的舞功训练,没有在伤痛中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执著耐力,怎么可能于一段黑暗之中的苦淀过后,得以进入明于心中,心中有舞、舞中有心的境界,进而在光而又明的大舞台上,随心而舞,舞出天地,诠释出一曲光辉四射的心灵舞曲呢?

 

“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存在的。

 

施骗的人与被骗的人,却不幸互为慰籍,相信了这样的幻景,不知不觉携手为自己们刨了一个巨大的坑,在等待天上馅饼抬头仰望的空当,一不小心,落入了自己们亲掘的陷阱。那时那刻,大概只剩一个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凄惨局势,后悔是来不及的了。

 

怎不呜呼,骗之可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