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周显欣的心情日记 |
早上,决定给自己放一天的假,闲得看看其他的书,看看搏友们的文章。
刘氏兄弟的文章到底犀利,敢把中国人、中华民族方方面面的根劣性挖得清清楚楚,暴露给大家看。——“一个优秀的民族一定是具有想象力、富有冒险精神、拥有伟大理性和包容精神、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民族。”赞同之极。颔首之余,还觉得这句话,换个主语,绝可匾作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座右铭。——“一个艺术家一定是具有想象力、富有冒险精神、拥有伟大理性和包容精神、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
身为一个纯粹的表演艺术工作者,我以为,对自身想象力、理解力、感察力、领悟力、表现力以及文化涵养等质素的评估与培养,重要之极。演员扮演角色,就是游历一次他人精神世界的人生。或者说,是走入他人灵魂。这又谈何容易?中国《聊斋》里的鬼要附身,尚需很大法力才可。这灵附他人的事,不是一日、两日就可做成的。
今晨零时多点,再观了陈道明主演的《冬至》,实在佩服。大众赏悦于他的原因,在我看来,是他能把一个小人物的外八字小碎步、勾头驼背的体态、唯唯诺诺的情状、挣扎煎熬于正邪人性之间的灵痛,细腻而微妙地表现自如。再想想他在《围墙》、《康熙大帝》、《黑洞》、《中国式离婚》里的表现,每一个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角色,都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意蕴深厚。我相信,那种只会在现场拿着剧本背背台词、站站位子,顶着一脸的妆容张嘴说话的演员,与他有着天渊之别。
当然,可以肯定,自己与他同样有着悬距。看过自己拍的前几部戏,简直糟糕。常有恨不得再冲进片场重演一次的冲动,真是追悔莫及。事后再想,怕每个演员都有此感会吧。只能感叹:“凡事都有个过程。” 还好,算清醒吧。目前,知道毛病在哪儿,直到寻医问药,知道良药苦口。
今晚的生日party,一帮友人大唱特唱,流行情歌声不绝耳。忽见屏幕播放F4的一首老歌,不由想:“怎么好久不见F4了?”。两年前,他们简直还红得翻了天。真是应了“爬得越快,跌得越惨”的古人云?如果是,原因何在?盯着他们的脸看了一会儿,觉得很青春帅气,清清新新,但不够灵动,似乎缺乏点内力,那种耐得住各种高水准演出、各类高要求拍摄、各色高难度诠释的内力。
当下的娱乐圈,好如一片流星灿烂的天空,时时刻刻都可能出现一颗耀眼之星。仔细瞧瞧,这些星们,大多都贴了一个符号:突破陈规。它们的出现,说明这个时代开始出现颠覆传统的思维,开始需要新东西;它们的出现,也不小的打击了很多思维传统的人的陈旧保守。不敢说这究竟是好是坏。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但至少,它说明了世界总要变化,总要出新,不论新的美丑,不管新的好坏,只要它现身,只要它存在。如此积淀下去,经过历史考究,文化自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所以,我们厚重的中国文化,若要得到前进,不推陈出新是不行的。如若大家还停留在“踩着别人往上爬”、“枪打出头鸟”的实质为自闭退步的民族思想中,我们的泱泱大国只会沦为一个陷落于“勾心斗角”的怪诞圈地。相反,如果大家都大胆呼出这口陈腐之气,不再乱规矩、不再一哄而上、不再不敢审视自己、不再怕挑自己毛病,不管你能否创新、不管你的创新能否真正让你进步,也不管你的创新有多好有多差,相信我们自身的坦透会让中国的文化天空清亮许多。
天空,原来可以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