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从容过客
从容过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1
  • 关注人气:1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把握学情

(2014-04-08 10:07:33)
标签:

把握学情

教育

分类: 教学

     把握学情是教师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反馈的落脚点。从目前已有经验可知,教师教的高效体现在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体现在教学中精准性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也即要精准的把握学情。把握学情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是备课的基础,方式上:谈,师生对话,如与学生交流,师师对话,如与前任教师、任课教师交流等,家访,与家长对话,问,如采用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认知等,测,采用前测,预测学情,看,观察学生课前学习单(预学单)、课后学习单(作业)完成的情况等。课中,评价与教学同步,随时根据学情调节教学过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方式上:听,通过师生对话,聆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学生的交流,聆听学生对问题的见解等。看,观察学生“学习单”的完成情况,学生展示、板书的情况等。读,读懂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等。特别是目前在基于学习单的学生自主性学习下,更要充分发挥“学习单”的显现化作用,通过“学习单”的分析,精准性把握学情,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和课中都需要教师关注学情的把握,从现状看,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教师还是比较忽视,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学中。为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把握学情的策略与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