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家长最好的应对策略是:“双加”。
(2021-08-30 10:43:02)
标签:
财经教育历史文化招生 |
分类: 健康人生 |
“双减”后,家长最好的应对策略是:“双加”。加什么?加“陪伴”加“阅读”,换一句话说:把“培训”变成“陪伴”,把“刷题”变成“翻书”。
国家颁布“双减”意见,是一次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沉疴积弊作出的系统性纠偏,对家长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培训机构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会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行为的变革。迎接这样的变革,是全社会需要面对的事情。
作为家长,要思考:“双减”以后怎么办?因为,这毕竟涉及到自己孩子学习成长的问题。
以前,家长出钱出力,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疯狂补课,尤其是学科知识类的课程,孩子进入培训班超前学习,回家疯狂刷题。表面上看,孩子似乎多学了一些知识,可是失去了什么呢?很多家长没有思考。孩子的童年与知识学习、与刷题紧密相连,童年,不是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就是去往培训班的路上。
这样的童年生活是违背童心的,是违背人性的。所以,你要问:孩子你快乐吗?百分百的回答是不快乐。他们最渴望的是到外面去玩乐游戏。
“双减”,把还从培训和题海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有了闲暇时间,留下了“空白”,对于孩子来说,“闲暇”“空白”是非常重要的。空白的时间其实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食粮,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时间就是用来“挥霍”的。
但是,“挥霍”还是需要技巧的。
“双减”后,最好的应对策略是:“双加”。加什么?加“陪伴”加“阅读”,换一句话说:把“培训”变成“陪伴”,把“刷题”变成“翻书”
加“陪伴”——把“培训”变为“陪伴”
科学研究认为:人类的童年是所有动物中最漫长的。很多动物的童年只有几天,因为它们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需要立即长大,拥有本领。而人类的童年比其他动物漫长得多,且童年时期儿童的大脑还发育不完全,没有生存技能,是那样无助脆弱,他们必须被保护。漫长的童年,为儿童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探索和发育大脑的机会。童年越漫长,玩乐游戏的时间越漫长,智力越发达。他们不需要太多的课本上的学习,而是需要这样的学习——在父母呵护的安全环境中,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天马行空地想象。待到成年后,把童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到社会生活中。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高普尼克把儿童和成人的分工形象地描述成“儿童负责研发,成人负责生产和销售”。
这个比喻是非常形象的。儿童的“研陪”,只有在大自然中,通过眼观耳听手触摸、通过各种游戏、玩乐活动才能进行。可是,过早过多的培训班学习,切断了孩子与自然的联系,孩子便失去了这种“研发”的功能,造成认知的偏差、精神的缺陷。
儿童漫长的童年状态,是需要父母亲投入大量的时间去照顾陪伴的。高普尼克在《木匠与园丁》这本书中,提供给了家长们一种“园丁思维”,告诫家长不要有“木匠思维”。“木匠思维”是指要把孩子塑造成某一件“物品”——大多是学习的机器, 就如同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一样;而“园丁思维”是指撒下一片种子,提供阳光空气,促进种子按照节律健康地生长。
童年的疯狂培训,几乎消灭了孩子的童年。家长的陪伴变得越来越少,给童年带来了诸多的心理疾病。物质生活的极大丰裕,孩子却发出了“我的童年苦难”,“我的童年一片灰暗”的哀叹。其实父母对孩子有一种最无私的“利他主义”精神,却因为孩子的无缝地培训而消失。
现在,减少知识类培训,把时间留空出来,陪伴孩子去感受、发现、探索这个世界,陪孩子游戏玩乐,把童年还给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显得特别迫切。
童年是一段保护期,儿童会在期内利用上一代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经验,再创造出新的发现。这样,儿童的大脑更发达,会变得更聪明机灵。这种学习比培训开发智力要实用得多好得多。缺少这一环,童年的眼睛往往无神、呆滞,心灵缺乏社会经验和自然感知,缺乏惊奇心。无论多么会刷题,也称不上“聪明”。
所以,给童年更多的高质量陪伴,是找回丢失的童年的最好选择。
陪孩子去大自然观察探索,带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和孩子一起运动,游戏,这样 “运动着”的陪伴,是更好的学习。
加“阅读”——把“刷题”变成“翻书”
很多年前,有这样的一首诗引起人们的共鸣: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史斯兰克·吉利兰
为什么这首小诗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因为它揭示了亲子阅读的意义。阅读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它能够给孩子带来门槛最低的高贵。可是,很多家庭都没有阅读的习惯。
其实,孩子天生都是爱阅读的,在最好的阅读时期里,阅读的时间都被刷题占据了。长此以往,儿童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一点都没有了。
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他会从书籍中找到生活的榜样,得到心灵的慰藉, 书中的正面人物有可能成为孩子生活的旗帜,书中阐述的人生道理可能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从阅读中学习,对于童年的成长意义,不言而喻。
有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就要去上培训班补课,可是,20世纪的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试验并得出结论:阅读才是才最好的补课,越是学业成绩差的孩子越需要阅读。
亲子阅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灵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弥补的作用。亲子阅读,让亲子感情更加亲密,以书为纽带,进行对话,交流,可以促进孩子养成阅读兴趣,提高思维水平,发展语言能力,开启想象空间,提升创造力。
孩子不阅读,是没有时间,家长不阅读,视忙碌为借口。孩子“双减”以后,空出来的闲暇时间,如果不用书籍来填补,很有可能被“手机游戏”所占据,那又是一种担忧和灾难。
有人说,一个家庭传承的“DNA”不是金钱,而是终身的阅读,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人说“诗书继世长”也是这个意思。
持续的阅读,会馈赠给孩子高雅的气质。
“双减”后的“双加”,一动一静,助力孩子童年成为真正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