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主张,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师使命
(2019-09-21 19:18:22)
标签:
海亮教育海亮艺术文化教育 |
分类: 教学研究 |
【我的教学主张——互动、探究】
师生互动,构建化学探究的优质生态课堂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
一、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化学课程的内涵与特征”的理念已渗透于化学课堂教学。以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潮流。近两年,核心素养在我国也开始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2017年教育部确定了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标准的主线。如何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实现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设计导向的转向。根据构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向核心素养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23年的工作经历,我提出“聚焦课堂,优化师生互动,构建优质生态课堂”的教学主张。
师生互动是一种文化,文化价值在于自由思想、独立风格、民主精神、严谨的态度。
二、实践策略
1、优化情境,营造温馨自由的氛围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科学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需要好的情境。
2、优化实验,培养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实验,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
3、优化问题,构建会学化学核心理念
新课程教学特别强调问题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应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教师要善于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撑,这种支撑要充分激发学生对化学问题敏感和好奇心,从而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三、实践反思
以学为中心,让学生思考。互动探究可以培养高阶思维;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以“工业生产—性质探究—社会应用”为线索,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实验探究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化学学科密不可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比较、分析、类比、推理等理性思维方法。彰显化学学科理性思维的力量。
以教为项链,让互动相扣。环节一、依旧研新,形成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环节二、思维碰撞,完善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环节三、问题解决,深化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互动的内容确立—以课标为基、以教材为根、以学生为本、以可行为据;策略选用—学生思维递进化、学生学习合作化、教师角色多元化;方案设计—让自主更突显、让实验更深入、让范围更广泛、让评价更具体。
以问为载体,让课堂闪光。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因为问题具有思考性,所以引发思维的探究。师生互动、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化。笔者对“探究度”的理解,是从力度(开展多少次实验探究?)、角度(每次实验探究的侧重点是什么?)、梯度(几次实验探究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难度(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都有不同的收获?)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如此,高中化学课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