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采用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线缆截面
(2011-04-11 09:40: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厂供配电 |
经济电流:寿命期内,投资和道题损耗费用之和最小的适用截面(区间)所对应的工作电流(范围)。也就是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两方面条件来确定线缆截面。
关于这个先说说一些参考吧。
1、刘介才:根据设计经验。
·对长距离电流线路和35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则可先按经济电流密度确定经济截面,再校验其他条件。
·一般10kV及以下的高压线路和低压动力线路,通常先按发热条件来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再校验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
·低压照明线路,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通常先按允许电压损耗进行选择,再校验其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
2、《手册3》:IEC287-3-2/1995“电力电缆的线芯截面最佳化”标准,该方法适用于中、低压电缆线路。根据我国国情,如果能全面推行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线、电缆截面的方法,将减少35%~42%的线路损耗,经济意义十分重大。现阶段,在电力和建筑电气工程中推行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缆截面是优化设计的内容之一。一般情况下,按温升选择的截面与按经济电流确定的导体截面二者取较大者。特别:经济寿命变化时,经济截面变化不大,也就是经济寿命从30年变成5年,但是总费用仅相差10%,此时经济截面仍然是合理的。(其他选择要点可参考手册3,第537页)
3、D主任:一般高压电缆(这里指6kV和10kV及以上)和长期使用的电缆,比如进线电缆,使用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一般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出来的电缆截面偏大。理论上,经济电流密度可以使用任何情况下的电缆截面选择。一般根据钢厂的情况,选择密度为1.5~2。经济电流密度可根据手册3第九章,经过电缆规格、电价和班制来计算决定,经验数字仅供参考。
综合以上三点,我觉得应该都有道理,但是目前执行来讲,要依据D主任的本院习惯做法。最好是按照手册3的,刘介才的是折中的,而我院的则是经济电流推行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