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次暂态电流
(2009-07-31 10:08:57)
标签:
起始次暂态电流稳态暂态次暂态 |
分类: 电力系统分析 |
首先,电力系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对于无限大容量电源,周期分量是恒定不变的,非周期分量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但是真正的无限大容量电源是没有的,通常当供电电源的内阻抗小于短路回路总阻抗的10%时,就认为供电电源为无限大容量电源。对于非无限大容量电源,周期分量是衰减的(如果有励磁自动调节装置,周期分量会先降后升的情况),非周期分量也按指数规律衰减。为了计算简化,假设周期分量在一个周期内的幅值是恒定的,其大小为t时刻幅值除以根号2;而对于非周期分量,则认为在t为中心的一个周期内恒定不变,所以有效值也就是瞬时值。
这里就要引出一个新的概念,起始次暂态电流。上次用搜索引擎,询问门子同学也没有得到结果。今日突然翻到中国电力出版社的《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发现了有如下定义:
起始次暂态:在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后第一个周期内认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是不衰减的,而求得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即为起始次暂态电流,也称为0秒时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用I两撇来表示。
电力系统的三种状态(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
稳态:各参数稳定的运行状态,有正常稳态,也有故障稳态。
暂态:各种稳态之间的过渡状态。
次暂态:暂态过渡过程中的第一个周期状态。
对于华科《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中的无法理解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基频分量)的初值就是起始次暂态电流”这句话,终于有点明白了,应该可以理解为:起始次暂态就是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初始有效值,也就是第一个周期的有效值,因为周期分量是衰减的,第一个周期的有效值最大,所以此参数比较有意义。
利用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次暂态电流)的幅值,可以来估算短路冲击电流(也就是短路电流最大可能的瞬时值),估算方法是根据短路发生的地点,分别乘以不同的冲击系数。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也可以用它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