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斗诗黄鹤楼
(2021-06-25 12:05:50)
标签:
黄鹤楼崔颢李白贾岛孟浩然 |
分类: 诗词歌赋 |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历来颇多称赞,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甚至引出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一段公案。(此说流传已久,但真实性存疑。)现在你去黄鹤楼参观,还会看见一个亭子,名叫“搁笔亭”,就是因“崔颢题诗,李白搁笔”这段诗坛佳话而建的。
史载,崔颢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然“有文无行”,生平事迹不多,存诗亦少。早年情志浮艳,为时论所薄。后远赴边塞,诗风乃变,雄浑自然。
全诗以“仙人乘鹤”神话开篇,三叠“黄鹤”连用,似有喷薄不尽之感。仙人乘合已去,唯有白云悠悠千载、空楼寂寂一年,寄托尘事苍苍之感、岁月茫茫之憾。继而写景,暮色苍茫,极目而望,历历晴川、萋萋芳草清晰可见,但水天浩荡、横无际涯,我的故乡在何方?人生无常,乡愁难解,心中的愁绪,像江上的浓浓烟波——化不开、散不去。
诗人登楼远望,触景生情,万千感慨,一气呵成。前半首不拘格律,浑然天成;后半段急转直下,融情于景。全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唐诗别裁》)
诗仙李白现存诗有1000首左右,名篇佳作更是多的不在话下,李白很欣赏崔颢的《黄鹤楼》,且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与之PK,其中《登金陵凤凰台》便是很有名气的一首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唐一代,群星璀璨,名家辈出。诗人之间多有唱和,互有赏识。就像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一样,李白也是孟浩然的“小迷弟”。
开元年间,李白得知孟浩然将去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在江夏相会。数日后,孟浩然乘船而下,李白在黄鹤楼为友人送行,作此诗。
首句既点明地点,又以“黄鹤楼”的美丽传说,为送别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次句点明时间,阳春三月、春和景明,一路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好一派春光烂漫之景!后两句写送别之景、惜别之情,友人乘船沿江而下,孤帆一片、渐行渐远,已经消失在茫茫天地。诗人却依然在江边伫立,久久不肯离去。二诗的开头均以传说开头,崔诗由仙人费祎乘鹤登仙的传说写起,虽说只是传说,但却生发出了一种仙去楼空,时光不重来、先人不可见的历史沧桑感;
李诗开头写凤凰台的传说,诗中的凤凰台位于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遂筑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凤凰视为祥瑞,这句背后的意思便是当年祥瑞在此,象征着时代的兴盛,而今凤去台空,只有长江水仍奔流不息,颇有“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之意。
接下来两联,崔颢诗由“鹤去楼空”写起,黄鹤不复返,千万年来只有悠悠白云在天空飘荡,李白的“凤去台空江自流”与之对应。颈联可谓是诗情中自带画意,汉阳晴川阁的碧树仍历历可辨,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望去更加清晰,将黄鹤楼的周边景色描摹得如画卷一般。
李白诗由“凤去台空”写起,颔联主要怀古,三国时期的吴、之后的东晋均建都于此,然而,吴宫的芳草鲜花早已埋没在荒凉的小径,东晋的那些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颈联对仗工整,气象壮丽,是难得的佳句,三山半隐半现,杳杳有无中,金陵西长江中的“白鹭洲”把长江分割成两道,诗人将此景巧妙融入短短14字中,意蕴无穷。大概是因为盛世太平,繁花似锦,故人从黄鹤楼沿江而下,一路都是看不尽、看不透的阳春烟景。
2020年冬春之交,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日本援助武汉诗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一首“非典型”的送别诗,有别于一般送别之际的哀伤与别离,多了几分潇洒与诗意。
黄鹤楼
[唐] 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山,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诗人登临古迹,见楼高檐危、云天接水,望大江涛涛、大河茫茫,即景生情作此诗。虽说黄鹤楼风景壮丽,然而仙人难觅,欣慰之余,难免有几分落寞与怅惘。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歌声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指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在描写黄鹤楼的古今诗词中,诗人们还流传下许多名篇佳作:
(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唐)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3)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唐)白居易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4)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5)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其二
(唐)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6)江夏送友人
(唐)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
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7)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时有阎伯理的“软文”《黄鹤楼记》写道:“观其耸构巍峨,高标龍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正是由于黄鹤楼的独特气质,引无数才子佳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