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ygnews.com/www/rootimages/2007/11/05/1194167001028969-1194167001117158.jpg
沧海桑田,今又盛世。为了尊重历史,光复古刹风采。2006年8月,江苏省宗教局正式批准重建法起寺。连云区有关部门经过反复考察,科学论证,决定在宿城大竹园村黄茅顶择地重建。法起寺的重建工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王志远教授精心策划;由苏州市东南文物古建筑研究所的沈中人先生主笔绘图,于2007年4月份,完成了《法起寺复建总体规划》。
2007年9月28日,“法起寺盛世重光奠基开工大典”在法起寺新址上隆重举行。中国宗教协会副会长、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王志远教授亲临现场祝贺;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连云港市佛协会长昌鉴长老、南京鹫峰禅寺住持全乘长老、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方丈心平大和尚、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传真大和尚和法起寺中兴第一代住持印杰大和尚共同主持了奠基仪式;市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及来自各大寺院的诸位长老和近千位来宾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堪称佛界盛事,古刹重生。
很可惜那天笔者没有到场,听说奠基法会头天夜里风雨交加,一直到当天上午九点二十分,当各界嘉宾即将抵达现场的时候,突然间云开日出,虹霓初现。当仪式结束,来宾们刚刚上车准备离开现场的时候,却又是一阵花雨缤纷……
笔者不是迷信之人,但参加奠基的人确实都目睹了这一奇景。是上苍对重建法起寺有更多的企盼和眷顾,还是人们的善举得到了佛法的护佑?
深秋的一个下午,笔者采访了法起寺住持印杰大和尚。桌上精致的香炉燃着袅袅的檀香,滚烫的普洱茶滋润着干渴的舌尖。话题就从印杰大和尚的身世谈起:
印杰,字源成,号常晖。11岁时,经亲戚介绍,正式于包头佛教居士林导师能成老和尚座下皈依,从此便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也从此奠定了对三宝坚定的信仰。通过能成老和尚的口传身授,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纯熟地掌握了佛门五堂功课,并师从老和尚学习《金刚经》、《地藏经》、《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
1995年,印杰从能老座下受五戒,1998年出国深造前夕得受在家菩萨戒。
2001年初,印杰有幸拜谒了当代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老和尚与其一见如故,随即劝其出家。同年农历六月十五,他在焕公座下披剃。
2003年元月,焕公老和尚传承佛祖心灯,将临济法脉嘱咐印杰,遂成临济正宗第45代法嗣,焕公表信谒云:
常持诸佛无上戒,
晖光照耀悟真如。
印明智广弘法化,
杰出才能渡众生。
同年5月,受焕公嘱托,印杰出任广东南雄大雄禅寺监院。
2006年,出任内蒙古包头国恩禅寺住持。
2007年,出任连云港市法起寺住持。
和实际年龄相比,印杰法师看上去要老成、沉稳得多,待人热忱,彬彬有礼,举止文雅,但不失年轻人的朝气,思维也十分活跃,特别是他对佛法的传承与创新有独到的见解,听来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对于法起寺曹洞正宗的传承,他就有自己的想法,在他亲手制定的《法起寺宗风述要》中就提出:法传曹洞,宗绍临济,源承洞山,旨接赵州。印杰介绍说:法传曹洞即为法起寺历为禅门曹洞正宗道场,后人当延袭祖制,传承曹洞一脉;宗绍临济即以虚云祖师传承临济正宗源流为号;源承洞山即以曹洞祖庭洞山正传为法脉源流;旨接赵州,即借鉴赵州宗风,将其生活禅理念在淮海一隅发扬光大。短短16个字,反映出印杰法师在固守宗风、光大宗门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广纳百家、博采众长的胸襟。
在法起寺佛祖供奉上,除了释迦牟尼、弥勒佛等佛祖外,还为药师佛另设大殿,目的是“以《药师经》济世思想为主导,推行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药师佛全名叫药师琉璃光如来,又叫消灾延寿药师佛,他发过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祈求,拔除众生一切苦痛。药师佛与日光、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结跏趺座,左手扶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
印杰法师对以寺养寺、商禅并举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云台山有二宝,一是茶叶、二是草药。建成后的法起寺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开展禅茶和养生保健品的开发,对推动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