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乐理---共振与周期

分类: 技术讲堂、历史资料 |
1:音乐的共鸣和谐:
2:柯克伍德空隙: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在已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中,有98.5%是在这里被发现的。所以这个区域被称为主小行星带,简称“主带”。
下面几个图是个全貌图:横轴以距离太阳的天文长度(AU)为单位,横轴上边最左边地球为1.它的专业术语叫半长轴,相当于轨道周期,木星的轨道周期为11.86年。所以在横轴的下边可以看到对应所标注的轨道周期,最右边木星的轨道周期与特洛伊小行星群为1:1共振锁定。从右往左标出了主带小行星轨道周期与木星轨道周期的比值,这些小分母比值意味着存在轨道共振而形成了柯克伍德空隙---即在空隙区小行星因为共振而被排挤数量明显较为稀少。例如,仅仅有很少数的小行星在轨道长半径为2.5AU之处,相当于轨道周期3.95年,是木星轨道周期的三分之一(因此称为1:3轨道共振)。
2.5-2.06=3.7-3.27=0.44;2.95-2.5=3.27-2.82=0.45;
3:KUIPER带的轨道共振天体:
5:拉普拉斯共振:木星与它的三颗卫星(木卫1,木卫2,木卫3)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3/Galilean_moon_Laplace_resonance_animation.gif
6:海王星(红色轨迹)完成一周公转,天王星(淡蓝色轨迹)完成2周公转。呈2:1共振。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6/Neptune_Orbit.gif/220px-Neptune_Orbit.gif
海王星与冥王星2:3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