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妙的“g”“k”变奏曲

(2010-10-29 02:41:16)
标签:

成长

点滴

语言

趣事

育儿

涛一岁半开始进入词汇爆发期,现在快两岁半了,句子说的一串一串的,但是继承了涛爸的“光荣传统”,“g”和“k”从来也没有说对过,涛总是把“g”开头的字念成“d”,而把“k”开头的字念成“t”。比如:

“哥哥”——“dede”

“姑姑”——“dudu”

“苹果”——“苹duo”

“快点”——“tuai点”

“开过来”——“tai过来”

“山怪”——“山duai”诸如此类……

如果涛妈学涛说“苹duo”,涛会非常认真的纠正你说:“错了,应该是苹duo”,尽管涛十分慢节奏,字正腔圆地教涛妈,但仍然还是“苹duo”!

在姥姥家住了几天,舅舅觉的“山duai”比较经典,就让涛把全家人都列为“duai”的行列,涛也跟着舅舅起哄,全家人都让他们一一说成是“土duai”“木duai”“水duai”,甚至还有“灯duai”“窗户duai”等乱七八糟的“duai”,有天晚上涛居然连舅舅也不叫了,叫了一晚上的“土duai”,乐死人了。

舅舅为了能听到涛涛一连串不标准的发音,特意给涛出了一句所谓的绕口令让涛练习:“看看哥哥吃西瓜”,涛自然就念成“tan tan de de chi xi dua”听起来十分有意思。

虽然涛发音还不是很标准,不过,涛懂的却越来越多了,说话也越来越有意思了。

某天例行洗屁屁,涛爸抱着涛说:

“这小家伙越来越重了,有没有30斤?”

涛妈说:“30斤?我们早就32斤多了!”

涛爸还没说话,何涛就抢先说了:“有啥区别呢?”

天,我的小人人,这个你也会说,跟谁学的啊。

涛妈只好回答:“区别大了,差2斤呢”。

 

某天,涛拉妈妈玩儿积木,告诉妈“妈,快帮涛摆积木,要不然,涛摆的都是豆腐渣工程”,涛妈赶紧扶下眼镜,避免眼镜掉下来——“豆腐渣工程”?这个也懂,小看你了。

走到积木前不知道想起什么了,涛转身就准备离开,

涛妈说:“你不陪我玩儿积木了?”

涛于是返回到妈妈身边抱了抱妈妈,

安慰道:“涛出去一会儿就回来了,噢”。

涛妈心想,小家伙还挺有意思,知道安慰他妈。

只一小会儿,涛果然回来了,

涛妈说:“你干嘛去了?”

涛说:“去超市了,给妈买了个喜洋洋,妈你吃吧!”

说完,空比划着就往涛妈嘴边一放,就算喂了涛妈了。

 

我们玩儿汽车撞积木的游戏,每个人三次机会,三次都撞不到就换对方来,涛一直很认真的遵守,很仔细地开他的小汽车。有一次涛妈故意撞不着,然后假装哭,涛马上捡起汽车给涛妈,然后安慰涛妈说:

“妈你再撞一次,肯定能撞到”;

当然第二次涛妈也没撞到,

涛于是又说:“妈你别哭,再撞一次,肯定能撞到,噢”

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六次,涛也把什么游戏规则都忘了,只顾着不让涛妈伤心了。

涛妈在感受为人母辛苦的同时,也感受着宝贝成长带来的幸福。

http://s15/middle/5678b347g93b1b88f684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