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发现四座“桥梁”

标签:
杂谈 |
马里亚纳海沟地处日本和菲律宾东海岸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深度达到海平面以下约1.1万米,因为是地球表面最深的地方而闻名于世。
如今,海洋地球物理学家绘制出马里亚纳海沟附近的一系列海底奇特地貌,令马里亚纳海沟的名声更加响亮。在太平洋板块插入菲律宾板块之下而形成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至少有4座水下“桥梁”。
发现这些构造的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家詹姆斯·加德纳说:“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些‘桥梁’的存在。这是它们第一次被详细绘制成图。”
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碰撞形成马里亚纳海沟时,两个板块上都有海山(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海底山峦)和其他水下构造。其中一些构造撞上了海沟对面的另外一些构造(就像是某种缓慢的海山大碰撞)或是直接撞入了海沟的沟壁。
结果就形成了横跨马里亚纳海沟的水下“桥梁”。加德纳和同事发现了4个这样的构造,其中有的“桥梁”架在海沟底部上方2000米处,长达75公里。
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绘制过其中最大的一座“桥梁”达顿洋脊的粗略地形图,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当地还存在其他类似的构造。由于当地的海底布满了海山、平顶海山及其他构造(其中许多都是麦哲伦海山山脉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德纳猜想自己还能再发现其他“桥梁”。
加德纳和同事利用多波束测深仪,绘制出了马里亚纳海沟附近一大片海底的地形图。他们在12月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议上公布了自己的发现。
加德纳说,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些“桥梁”对海底和海底生物意味着什么。
加德纳说:“当然,我猜想达顿洋脊和其他‘桥梁’上生活着不同于海沟底部的动植物,因为它们高出了2000多米。但它们所处的绝对深度太深,使得人类难以监测那里的生物或海底水流。”
事实上,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压力在每平方英寸8吨以上,水温保持在冰点附近,对研究人员和海洋生物来说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环境。
加德纳还说,这些“桥梁”的长期命运也不得而知。
达顿洋脊是4座“桥梁”中最靠北的一个。加德纳说,架在马里亚纳海沟上方的达顿洋脊眼下就好像“塞”在这条板块分界线里面。他还发现证据表明,马里亚纳海沟可能已经吞噬了一些类似的“桥梁”。
目前还不能确定达顿洋脊和另外3座“桥梁”会不会遭遇同样的命运。由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靠拢的速度每年还不到2厘米,所以我们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得到答案。
2012-1-5 8:05 新浪科技 |
新罕布什尔大学科学家们指出,海底山脉被拉进地壳中时,产生了这些桥梁,它们横穿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就在这里发生碰撞
詹姆斯的研究团队用多波束回声测深器绘制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床地图,发现在地球最深的这个地方有4个桥梁,它们都是在山脉被拉进地壳时形成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发现,有些巨大“桥梁”横穿马里亚纳海沟,它们距海沟底部约一英里。海床上的山脉在强大的地壳运动中被拉进地壳中,这些桥梁应运而生。 太平洋板块消失在邻近的菲律宾板块下面的地壳中时,耸立在太平洋板块上的山脉就形成了“桥梁”。发现这些构造的新罕布什尔大学科学家詹姆斯-加德纳表示:“这些桥梁的出现并不常见。” 科学家曾在80年代发现其中一个桥梁,当时探测仪的分辨率很低。但詹姆斯的研究团队又发现另外三座“桥梁”。有些桥梁在马里亚纳海沟生长到6600英尺高,长约47英里。新罕布什尔大学科学家们用一台多波束回声测深器绘制了这个区域的地图。 詹姆斯表示,与海沟底部相比,那些桥梁上更有可能有生物存在,它们能适应海底极端恶劣的环境,比如极低的温度,还要承受每平方英寸大约8吨的压力等苛刻条件。他说:“我当然希望能在杜登山脊和其他地方发现不同的动植物,因为它们比海沟高出了大约2公里(1.2英里)。但在极限深度调查生物或海底洋流难度极大。” 最近,美国海军一艘海道测量船使用一种绘制海底地图的标准装置——多波束回声探测器,把马里亚纳海沟从北到南绘制成图。这艘同新罕布什尔大学沿海与海洋测绘中心(CCOM)保持着联系的海道测量船,以地图的形式再现了整个马里亚纳海沟的地形情况,而且分辨率保持在100米。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吉姆-加德纳博士表示:“这种仪器可以使你沿着船走过的路线,把收到的一连串声响在地图上标出来。这就好比在草坪上割草。”研究人员仔细观察了海底山脊被“卷进”其他地壳板块的过程。吉姆博士指出:“我们的资料显示,它们实际上发生了断裂。太平洋板块一开始向下运动,就导致我们古老的地壳破裂。”(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