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京行知小学有感

标签:
教育人文南京行知小学陶行知 |
分类: 教学有感 |
行
—参观南京行知小学有感
2009年11月13日,我校30来名教师在贺建伟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南京行知小学进行参观学习。
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徽派建筑,那一片片灰砖白墙掩映在绿树丛中,淡雅素净,与周围的乡村风光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让人感觉就像走进了梦境一般。
行知小学,顾名思义,以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与思想的一所学校。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在校园里随处可以看见有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的语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行知小学里的老师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行知基地陈列室,看到了国内外无数的孩子在行知基地留下的快乐的笑脸,他们在这里认识并学习了许许多多在书本中、在平时生活里见不到、学不到的知识;接着参观了学校的幼儿园和教学楼,看着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脸和认真学习的态度,我相信他们一定为自己能成为一名行知人而感到骄傲。
参观完毕,我们听取了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为我们做的一个报告。行知小学可以说是杨瑞清校长一手创办的,杨校长在行知小学任教二十多年,从最初的五里村小学到行知实验班,再到后来的行知小学,杨校长可以说经历了行知小学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行知小学成长的点点滴滴,熟悉行知小学里的每一个角落。杨校长的报告也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再现了行知小学的成长过程。
杨校长在报告中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重点为我们介绍了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陶老先生的思想动力就是生活教育,人格魅力就是爱满天下。杨校长向我们介绍陶老先生的用意就是要说明他们要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要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理念做的更好。我觉得杨瑞清校长在教学中和教育管理中把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了,你看对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理念行知人总结了“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对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一理念行知人总结了“做人是最根本的教育”,对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理念行知人总结了“奉献是最有动力的行动”。杨校长还向我们介绍了向守志老将军来校参观并送给他们的一句话“还能更精彩”,这句话被做为他们的校训。
接下来,杨校长为我们讲述了他们植根乡土的教育信念:小学校、大教育;小学校、大文化;小学校、大事业。
在小学校、大教育里提出了农村小学怎么办?为我们阐述了村级教育应激发无穷的办学活力。
在小学校、大文化里为我们重点讲述了农村孩子怎么教?杨校长说要让农村儿童享受优质教育。教师要学会赏识教育,要用好大拇指,不要用食指;要会用花苞心态来教育学生: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杨校长总结了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做为一名教师要博爱、自爱、真爱、会爱。杨校长对于怎样爱总结了几句话,我觉得说的非常好,与大家共享:达成被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堡垒。教师要教育学生做到:让班级成为爱的磁场,让家庭成为爱的港湾,让生命成为爱的化身。
在小学校、大事业里提出了农村教师怎么当?杨校长告诉我们要做一名快乐幸福的乡村教师。要看到希望,发现意义,找到价值。他提出了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做人!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名师的教师就不是一名好教师,当名师不是人人能当的,怎么办?杨校长告诉我们当不了名师,我们要努力做好一名良师。只有教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要想做一名良师就要学会立大志、做小事;要学会立大志、做实事;要学会立大志、做新事。
听了杨瑞清校长的报告,我受益匪浅,虽然说不能像行知人做的那么好,但我会努力做一名良师,做一名快乐的乡村教师,学会爱,爱我的事业,爱我的学生。最后祝愿行知人走在行知路上,能够创造更精彩的人生。同时我也祝愿我们城西小学的明天还能更精彩,我为我是城西小学的一员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