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里古城-贵州黎平行之二

(2008-04-20 10:47:34)
标签:

凯里

黎平

隆里古城

天柱

杂谈

分类: 阳光与希望
    一出凯里火车站的出站口,从贵阳来的熟人小杨就按约在门口等着了。小杨干希望工程多年,跑遍了贵州的县乡村镇,现在老主任提拔当了秘书长,小杨也就提拔当上了省办主任。真为他们高兴。随同的有当地的年轻人,还有一个从黎平抽调上来的干部,这次正好陪同一起下去,一路聊天,从他们那里了解学习到不少东西。在凯里和黔东南州的年轻人会上面,吃的是侗族风味的饭菜,住的地方也叫民族宾馆。

    凯里作为黔东南的首府,近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近年的旅游和多彩贵州的宣传,凯里乃至黔东南都焕发出多姿多彩的魅力,吸引各方来客来此旅游。城市市容干净整洁,很多建筑都是侗苗风格,连搞重大活动的体育场都是侗族鼓楼风格,很有民族特点。

    从北京出发,T87次是15:56出发,到凯里是第二天的18:03,休息一宿,早饭就在街边吃的,叫鹅肉粉,实在是太好吃了,让人回味无穷。州里派了一辆车,是辆奇瑞,这种国产廉价皮实的车,在贵州公路上随处可见。从凯里到黎平,这一路都是山路,崎岖难行,司机是当地的老司机,轻车熟路,拐弯也不带减速的,车子也没有随动转向技术,这让我们很不适应。出发后,司机加油,费不少劲。忽然发现我的随身宝,93版全国地图丢在宾馆了,那可是我的宝贝,又麻烦司机回去取,头一回差点丢了地图。

    幸亏司机熟悉路,没有走海拔2000多米的雷公山,榕江,而是走道路更为平坦的台江,锦屏一线。要不人更得在崎岖多弯的山路上转晕了。车在山里绕一段,忽然就能见着水,过去又是山,山山水水,眼前都是绿。8:50从凯里出发,过了台江,就是剑河出口,好在头一段路好,开得很快。到三穗之后,路就难走多了,脑袋终于转得晕车了。坚持坚持,还是晕,忍着吧,这么着到了清水河支流边的天柱县,当地希望办的年轻人都招呼来一起吃饭,清清的江水边,建的侗家酒楼,院里还有紫荆花正开着,好一个去处!特别的是江里捞起的雄鱼头做的汤,鲜美无比,晕车的状况好了很多。

    大家照顾我,午饭后继续赶路就让我坐前面,方便拍照看风景,晕车的情况好多了。众人介绍,前面休息的地方可以看一个叫隆里的古城,正好下车进去转转。

    没想到,这里的风景大不一般。古城正门叫清风门,进去一看,完全是明朝的徽派建筑,粉墙碧瓦,雕梁画栋。还有书院建在古城中,整个古城,特别有西递宏村的味道。这遥远的明代苗蛮之地,怎么有这种宛如隔世的一座古城呢?

    城中有博物馆式的展览,一听介绍,才知这是明开国皇帝洪武年间,为平定边境,洪武帝派兵驻守,这些兵将眷属接来,开垦戍边,一直传承了六百年,现在古城里依旧住的是当年三槐第等等的杨姓,王姓,陶姓人家。

    汉人在明朝时,北部也就到京城北面的宣大蓟辽,西部到甘肃,南部的贵州就算苗蛮之地了。当年王阳明被贬,就在贵州龙场现为开阳的地方参悟,顿醒后获得灵感,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而在王阳明之前,为了巩固边境,这几百军兵先人,携带家眷,扎根边疆,修筑古城,保家卫国,历时六百年,贡献了青春子孙和一切,至今,这座建于明朝初年的古城依然保存完好,他们的子孙依然在此繁衍生息。想起这些,每每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过了锦屏,马上就看见高屯,到黎平县时已是下午4:30了,差不多走了八个小时,司机很是辛苦。这黎平,98%的人口都是侗族。县城市容很是不错,时常看见侗家鼓楼式的建筑装饰。稍事休息,晚上吃饭,见到闻听到当地不少事情,幸亏自己一路留心,知道一些,还能和大家聊得不错。顺带到翘街看了看,还特意去看了红军长征时专门在此召开了的一次政治局会议,叫黎平会议,应该是遵义会议的前奏,对当年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艰险行军,湘江战役失败后,被迫转移到黎平的行军路线,有了一些了解。

    当然,黎平作为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是有它的特别之处的。一路所见所闻,黎平侗族,作为黔东南重要的民族,以其绝特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原生态环境,奇妙的艺术大歌,在黔东南乃至整个贵州,独领风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