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赶时髦,看上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没想到很好很有趣,把个明朝的正史写得生动贴切,再加上夹杂着当代的一些网络语言和调侃句子,让人越看越有趣。看玩四本书,接着到网上看连载,若不是网络这个平台,怕是要洛阳纸贵了。
嗨,历史这东西,就是糯米团子,捏扁了搓圆了,都是它,只要不漏了馅,就没啥问题。
以前好像历史被满清裁剪了一样,整个明朝汉人政权昏庸落后,民不聊生。可是等明月同学细细列出来一看,明朝还是很强的,延续270多年,也是很出了一些人才的,这张开嘴就能数上来的著名历史人物,武的有徐达,常遇春,郑和,于谦,戚继光,袁崇焕,文的有刘伯温,解缙,夏言,张居正,海瑞,当然还有对中华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神医李时珍,名流唐伯虎和旅行家徐霞客。能文能武,可称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的,就得数王守仁,阳明先生。突然想起,南昌是有条路就叫阳明路来着。
我当然不是要写《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而是明朝这么些将星、文曲星,可称星光灿烂,其中王阳明先生在吉安主过政,起过兵,而编撰永乐大典的解缙,担任过内阁首辅的大学士夏言均为吉安人。这些人那些事儿,让我不禁又回忆起了这个曾经去过的地方
- 吉安。。。
06年初,从东源希望小学,转到赣南,再看完井冈山下来,坐到吉安的长途客车,一路辗转,还是相当方便的。在网上早早就看好了时间,打算着到吉安转京九线的火车。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等车从山路上下来,快到吉安市的时候,看到地图上指着可能要路过文天祥纪念馆,忙问司机,果然路过,那就下车吧。没想到,这个中途下车,让我见到难得一见的东西,也差点碰到一个不期而遇的危险。
文天祥,江西最出名的文人,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文人。南宋晚期,为反抗蒙元,多次起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表现了大义凛然的正义。他在起兵失败被俘后,面对威逼利诱,誓死不降,从容就义,那种民族气节,让敌人胆寒,蒙元致死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文天祥的气节和道义的力量,正如他诗中所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他的家乡,修建这么一个文公纪念馆,确实太应该了。估计,这也是吉安最著名的文物了。
在诺大的文天祥纪念馆,静静地只有我一个人,在仔细查看文公的生平,文章,墙壁上还书有著名的《正气歌》。文公最终传于世人的,正如他衣带诏中遗言:
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真乃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
文公的气节、行为与思想,影响了南宋以后的儒家文人,直到今天。
小心地把这些文字抄下,收获满满。等我把所有的展览看完,已是日落傍晚,赶到纪念馆外,才知道这里远离城区,交通不便。连问路带打听,好容易找到一个,看起来能等到车的路口。十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怎么就没车呢,连行人都少。天色渐渐暗下来,没车怎么办,不可能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留。
这时,一辆白色的小车开过来,里面的人主动跟你打上了招呼。你去哪里?吉安火车站。带你过去,50块钱。我往车里看了看,司机外还有一个人,看样子像押车的?我微笑着摇了摇头,也许看到的不是面善之人,人生地不熟,这个决定是对的。江湖上这点识人之术还是有用的。
快一小时过去了,我有点撑不住了,南方的一月份,室外还是很冷的,加之中午在路上没有好好吃口热饭。那辆白车又转回来了,车里的人看得你不舒服,正想,是不是往前走走,也许十几里路能走到,或者碰到合适的人家可以落个脚。嗨,不管下面来个什么火车马车的,都搭上车往前走一段吧。恰在此时,一辆交通车远远跑过来了,拦车一问,果然是去市内的,天助我也!
市内打车到火车站,正是春运前夕,比较紧张,排上长队,最快的只买上了半夜的没座位的票,还要等上四五个小时。好吧,先去吃饱肚子,在附近转转,上了火车再想办法补卧铺。拿定了主意,走出宽敞的吉安站口,想像着到春运时人潮汹涌,车站外的广场就得派上用场了。这个京九线的火车站,到处都比较新,商铺也不多,没什么转头,那就找个踏实的地方,好好吃顿饭,歇歇脚。
走到站台广场边,底下一片小饭馆,炒米粉的味道香气扑鼻,这才觉得又累又困又饿又渴。来碗大的炒米粉,再有一盘炒牛肉,还有好几个小时呢,边吃边加,实在吃不动了,才过去一个小时。饭馆小老板家里笼着炭火,客人们边吃边烤火,老板娘打着下手,没客人的时候,边织着毛衣边看着电视。进进出出的有两个孩子,吃完饭赶去住地写作业了。跟老板说了实情,还得在这儿小坐几个小时。老板很实在,也很大度,让我续上茶水,烤着炭火,聊起天来。这才知道,他原先在北京打工,搞装修,干了几年就回到家乡和老婆孩子团聚了,京九通车后,吉安人可以坐火车去北京,方便多了,有了火车站,就有了这些商铺饭馆,于是承租了这么个小门脸自己干上了。边聊着天,赶上有车到站下来乘客,俩口子就跑到外面去张罗客人进店用餐,实属不易。我看着好心的一家人,还在这儿占着人家的地方烤着人家的炭火,实在不好意思。起身想走,被拦下,说不碍事的。
客人都走了,老板是大厨,忙了累了一天,爬到搭的阁楼上睡上一觉,这样两个人倒倒班,这个小店就是24小时营业了。屋里就剩老板娘继续织着毛衣看着电视,聊聊孩子,夸夸孩子们读书不错,老板娘高兴起来,似乎他们吃苦受累,全部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念个好大学,出人头地。
时间到了,该走了。赶去站台上车,一路顺利补上卧铺,返回北京。
吉安,古时人才辈出之地,今天依然以它的质朴、勤奋、厚道,让你体味这座名城的文化底蕴,让你感受它的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