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月前,小逗妞第一次接触旋转木马,看着上面的小朋友满脸欢乐的坐着木马上,小妞也按耐不住了,我和小妞一人坐一匹小木马,我能了解,小妞会怕怕。果真如此,音乐响起了,木马旋转了,小妞马上伸手过来说:怕怕,妈妈抱抱。我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抱着孩子就下来,而是毫不犹豫的将小妞“拧”到我这匹木马上,和我一起坐。她马上安静下来,也不害怕了,开始专心的研究这木马怎么能动呀?怎么能转啊?哥哥姐姐怎么自己坐都不害怕呢?我没有解释什么,结束木马,我们该干什么依然干什么。心里却在合计,下周末再来一次木马,看看小妞咋样!
第二次带小妞坐木马的时候,小妞依旧是“爱恨交加”,老远看着木马就说“驾驾”,等坐上去又开始故技重施,怕怕了,但是这次比第一次好,木马差不多转了半圈,才伸手过来让我抱抱,这次我没有马上抱她,我开始分散她的注意力,因为有了第一次的了解,小妞对木马已经有了印象,我说:宝贝,木马怎么转的呀?小妞回答“驾驾”,转而马上又说“怕怕,妈妈抱抱”,孩子依然觉得害怕,还是对木马不了解的表现,于是,我还是将她“拧”到我的木马上。相安无事,依旧没有半途将孩子抱下木马。
第三次,小妞在进步,转了一圈才让抱抱,等我抱过她后,小妞并没有害怕的表现,还在木马上摇头晃脑的驾驾驾,下来后还想要再来一次。
第四次,也就是昨天,排队的时候,我就对妞打趣道:嘿嘿,小宝宝等下坐小木马,妈妈坐大木马,你要不要跟妈妈坐一个大的呢?小妞马上反对:不要。上去后,我选择了一个周围都是自己“单枪匹马”坐木马的小朋友的位置,还没旋转之前我就招呼小妞跟那些“勇敢”的小哥哥小姐姐打招呼,然后有意无意的说,哇,小朋友自己坐木马,都没有大人陪呢!小妞对此也露出羡慕的眼神。音乐响起了,第一圈,小妞没有伸手过来,第二圈,小妞伸一只手过来说,怕怕。我马上接着说,不怕,妈妈就在旁边呢,看,那姐姐的衣服漂亮吗?伸过来的手,慢慢收过去,握着木马杆,仔细打量小姐姐去了。看着小妞淡定的神情,我开始把她的注意力移到木马上来,于是小妞一个人,坐着小木马,开始摇头晃脑的驾驾驾驾了。我不失时机地表扬她:“逗逗会自己坐木马了,不用妈妈抱着了,真是太厉害!”看着小妞得意的笑着,我和妞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孩子大了,不可能每件事都由妈妈陪着,都让人代劳。
有了“木马事件”的这次经历,我决定再给女儿多一些独立的机会。晚上冲凉前,我对小妞说:“逗逗,今天你自己把浴巾拿到洗手间的凳子上行吗?”小妞一听乐颠颠地去卧室,我笑咪咪地静静地看着她的一举一动,不大一会,浴巾就拿进了洗手间,被小妞安全的放在凳子上了。看到女儿如此象模象样,我又不失时机地表扬她:“逗逗会自己拿浴巾来了,真厉害,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小妞乐呵呵的表情老练得跟个小大人似的,充满了大大的成就感。
放手让女儿自己来,既锻炼了她的独立能力,让她在独立中尝到了驾驭的满足感,也让她感受到了妈妈对她的肯定。这不正是孩子和我们做父母的想要的吗?所以,你也不妨和我一样,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对孩子放开手试试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