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淡中的执着——李宏恩先生写意山水画浅读

(2013-06-18 15:06:11)
分类: 人物人生

                散淡中的执着

            ——李宏恩先生写意山水画浅读

 

          http://s10/bmiddle/567292d0gdf6868c3e0c9&690 
                     李宏恩先生在作画           (叶福惠老师摄影)


   

开封书画圈里提起李宏恩先生,大多敬重有加,可也有人说他“懒散”,更多人说他做事认真。他的“懒散”,实际上是带有“皇城根”味儿的乐天达命的率性,澹然亦淡定,貌似“懒散”的他,可以在画室一连3天作画不出门,有次开封市组织到东莞进行书画展催要他的作品,他挑灯夜战至次日共17个小时,交出一份笔墨酣畅的巨幅山水画。他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并担任开封市顺河区文教局副局长,还参与了大量美术活动的组织工作,与王少卿、祁惠民、惠国庆等人创建了开封中国画研究院,他作为副院长兼秘书长,参与编撰了中国画研究院作品集及鼓楼区政协书画院作品集,并多次促成开封书画作品的对外交流展出活动,干起事来,他可谓躬身勤勉,又风风火火。

这位散淡之人,有思想,有个性,还不时来点别出心裁的“革新”。在他的画室中,一张无腿活动画案挺引人注意:水平摆放可画可写,竖直靠墙立起,近可书画远可观赏,可作为展板,这也方便同去采访的叶福惠老师拍摄其作品,又腾出室内有限的空间。看着李宏恩先生为配合拍照画作,时上时下地移动画案,动作敏捷利索,想象他跋山涉水写生采风,也是如此矫健,如冲锋的战士, 而1944年出生的他,已将近古稀之年。

我开始走近李先生浑厚灵动、绚丽多姿的丹青山水世界。

 

     http://s1/bmiddle/567292d0gdf6872c043e0&690 白云红叶

 

1983年秋冬之交,为迎接次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市文联、美协组织重点作者赴各地写生创作,李宏恩与谢冰毅、张卫和三位山水画家,结伴走黄河。他们从孟津渡黄河至济源界,沿黄河西上至八里胡同(黄河晋豫峡谷),北上达太行王屋山,再西行过中条山到山西侯马市,翻吕梁山至禹门口(相传大禹劈山治水处,也称黄河龙门),后北上终达黄河壶口瀑布。与黄河母亲的亲密接触,成为令宏恩先生终生难忘的游学之旅。

一叶泛黄的小舟,摇曳在铜块般的惊涛骇浪中,船工赤铜色的脊梁与高亢的号子,两岸迅速后退的山峦秋野,那种原始粗犷的力与美,让他震撼不已。

背着画夹误入岸边的野山,没有行人车马,只有山羊攀爬的小道,山石嶙峋,险象环生,如同艺术求索路上的艰难前行……

黄河壶口,两岸苍山夹峙,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仿佛从天而降,惊涛拍岸,云雾排空,虽有流凌点缀,愈感惊心动魄。

 

       雁归来 http://s8/bmiddle/567292d0gdf686de5a7f7&690

 

那天在龙门,画了一天画,乡村小店小酌,李宏恩醉了,是画友将他推入简陋的缆车,自东向西凌空飞渡。醉眼迷离中,他看见黄河边上古城土街的一个五岁小男孩,趴在地上用粉笔头先写一个横“8”字,又几笔成了一条鱼,邻居老太太笑说:这小孩,画得怪象哩!上学了,那个小孩在黑板上画了三竖道,又加个菱形,一座小茅屋活灵活现,站在他背后的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投来赞许的一瞥目光。于是那个孩子更喜欢画画,小学时积攒了许多宝贝画片,画上面的关公、岳飞,惹得班上同学排队给他要画;初中、高中参加美术组,更是“承包”了班级、学校的黑板报,接着是11年的美术老师,孜孜追求着并享受着开封前辈画家叶桐轩、马基光、贺志伊、丁折桂等先生的影响和儒雅开封的文化熏陶……走黄河让李先生看清楚了自己,他像孩子般陶醉在母亲博大的怀抱中,对黄河对自然的敬畏与挚爱,交织着对中国写意山水的痴迷和爱恋,溶入他的血脉心田,如此一生一世。

回汴他请朋友赵世超钜印一方《醉臥龙门》。全国六届美展是开封最为辉煌的一届美展,仅中国画入选三幅,有李抱一的人物画和张卫和的《中条风雨》,谢冰毅的《大河之秋》荣获六届美展铜奖,相继在杭州、北京展出。李宏恩得意的那方《醉臥龙门》,预示着他止于“龙门”而不能有所斩获。但他深悟“师化自然,中得心源”之真谛,寄情山水,再赴壶口,继山水画荣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绘画展优秀作品之后,他创作的《黄河禹门水文站》入选河南省首届山水画展,他以黄河壶口瀑布为主题的《雁归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澳门回归”书画展并被收藏,作品《山水有清音》入选《当代中国意笔小品精选》,他现为河南省美协会员,本人被载入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美术家名录》。

齐白石曾有一副篆书对联:“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李宏恩先生深谙此道,繁忙工作中,也总想法抽空让自己钻山沟,接地气,离岗后更是纵情名山大川,寻访人文胜迹。他行走于书圣王羲之泼墨洗砚的“鹅池”,领悟书画同源的博大精深;他惆怅于一派肃杀的夕照沈园,品味着陆游宋词那淒美的画意诗情;他细细观察李可染笔下的绍兴,小桥、流水、房舍、乌蓬,琢磨大师“丘壑内营”、“以意图写”的山水“造境”。更不用说登黄山、泰山、峨嵋、武夷,走天涯海角赴西南边陲,访桂林山水寻长江三矶……除写生、采风外,他还将其地貌环境、历史人文相关资料取之囊中,可谓“收尽奇峰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法于天,酿于心,方可擅于墨而达于神。

 

    http://s1/bmiddle/567292d0gdf686a103490&690 华山天下险

 

 

观李宏恩先生的写意山水画,仿佛游弋于气象万千的峰峦烟云溪流草木之中,不见城市的喧嚣,没有红尘的纷扰,有的是纯真清静大美的天籁,自由挥洒消遥的天性,信手拈来灵动的天趣。

“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来的黄河奔腾澎湃,一往无前,苍黄的波涛与青黑的硝壁撞击,远端的云水同近处的飞瀑呼应,作品《雁归来》气势磅礴开阔,笔墨雄浑酣畅,一群大雁情切切归来,如远离祖国400余年的澳门重回母亲怀抱,这既是点晴之笔,又为画面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情趣。

他的青绿山水《华山天下险》中,北峰怀抱天之窗突兀高聳,险峻的苍龙岭与逶迤的中峰相连,而西峰、南峰,则时隐似露于苍茫的远天。天梯般的山径蜿蜒串起诸峰,自下而上,意连气贯,大量留白及墨染的云烟雾岚 ,又让这层峦叠嶂和玉带曲径似断又连,那白色的烟云简洁却丰厚,虚无飘渺,又带着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更映衬出华山之险要。画作中远近、浓淡、干湿、虚实、动静、横竖,皆对比强烈又相得益彰。

他的近作《忆写岳阳楼》,从向往、观察及去年的再赴写生,到酝酿以至于一吐为快,足足三十载也。他用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构图,画出了他心中独特的岳阳楼:画面大片墨蓝青郁的苍松老树,映掩托举出金瓦、红墙、飞檐、盔顶的江南名楼——岳阳楼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水,让人心潮激荡,将视线遐思引向远方,进入一种“大美不言”的境地。

 

  忆写岳阳楼 http://s7/bmiddle/567292d0gdf68704a1046&690

 

而李先生的画作《唐人诗意》,郁郁古松点缀籐萝红花,老者小童生动呼应,朦胧远山渐淡,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禅意诗韵。他偶尔为之的花鸟画,虬枝绽红梅,遒劲透清雅,画中题诗曰: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这也是他闲适恬淡心性的写照吧。

李可染大师曾题写"澄怀观道"四字,概括自己70年求艺悟道的真谛。李宏恩先生也怀着一颗“空水澄鲜”的情怀,永不停息地奔走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他淡泊名利,心无旁骛,也从不为别人的评判、圈子内外的是是非非所左右所影响,因而他是轻松的,是自由的,正如他在自己的一首打油诗中所言:不图虚名不为钱,一管粗笔写华年。平生作画千百幅,留与他人作笑谈。他在自由挥洒、酣畅淋漓的丹青笔墨世界里,享受着“白云红叶两悠悠”的愉悦,也让他人分享着艺术之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采访结束时,李宏恩先生意味深长地笑着说:玩好一团墨,那画才有点意思,说不定一辈子也玩不好呢!这是一种“墨戏”,也是一种学而不厌、艺无止境的谦恭。我想起清代石涛先生的诗句:“墨团团里黑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单纯的黑墨在书画家的眼里竟墨分七色,中国的书画之所以能夠在世界艺术之林独具东方神韵,岂非灵玄墨法墨韵之幻化无穷哉?李先生认定他一生要做好一件事:“玩好一团墨,写出一片情”,小墨大乾坤,那墨中的“情”,该是情愫、情缘、情结,也是中国画独有的“境”,情境、心境、意境吧。

相信李宏恩先生百尺竿头,会更进一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来伴儿
后一篇:荷与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