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上瘾?三招让孩子自我控制

(2013-11-20 10:18:34)
标签:

龙凤胎老爸

育儿

分类: 育儿亲子
游戏上瘾?三招让孩子自我控制

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在我把小容小韬培养成游戏高手后,(详见《奶爸培养孩子成电脑游戏高手》)虽然一直在安排和时间上严密监控,但潜意识里却始终在做着一种模糊的心理准备,那就是等待孩子玩游戏上瘾。果不其然,小韬玩着玩着,就开始上瘾了,虽然我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限制,但上瘾症状却开始出现了。


这可能也是很多父母视电脑游戏为洪水猛兽的主要原因。我觉得每个玩游戏的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子,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从兴趣开始,慢慢陷入,然后主要精力被占据,心里会有一种不能自拔的无助和无聊感,而这种感觉只有从游戏中才能得到恢复,但恢复的结果却是愈陷愈深,就像毒品一样,无法控制,到后来严重到不但糟蹋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作息时间也开始紊乱变得一团糟。

 

但幸运的是,大部分成年人都能及时意识到这种混乱的状态,做出自我反省和调整,尽快让生活步入正轨。我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阶段,那时候白天黑夜颠倒,直到发现自己的身体活力快被榨干时,才幡然醒悟,以快刀斩乱麻的决心从游戏的诱惑中抽身退出。类似这样凤凰涅磐的经历会让人的精神控制力和自我免疫力有所加强,从而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但我们的孩子呢,在他们有很少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的前提下,却已经早早的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包括电子游戏,电脑,手机,IPAD,甚至在早教学习的过程中,也总有以电子游戏的形式出现,即使我们父母严加防范,要完全远离电子游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因势利导,堵不如疏,在满足孩子求知欲,拓宽视界,开发智力和激发潜能的同时,让孩子对游戏从最初的兴趣,陷入,上瘾,到有意识认清其危害性,能达到逐渐自我控制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育儿过程中父母不缺席的前提下,其实很简单。

 

一让孩子知晓道理。

 

我对游戏的态度并不排斥,生活无聊的时候,我不但鼓励小容小韬打打游戏,而且有时我也会以此为消遣。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游戏只做为一种乐趣,它不能影响生活的既定安排和规律,如果违反,那不打也罢。

 

我也一直在传达这样的理念,让小容小韬认识到游戏的两面性,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那么以此为管理基础,虽然我有时鼓励孩子们玩游戏,但当我果断让两人关掉机器不再玩游戏的时候,两人虽表现出恋恋不舍,却依然能够识大体服从爸爸的安排。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让孩子知晓这样的道理,即喜欢打游戏没有错,但绝不能因游戏而耽误正事和扰乱了日常生活。如果孩子明白了这样的道理,那父母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二让孩子认识自己的状态。

 

即使这样,孩子们也会慢慢玩游戏上瘾的。不要天真的以为,孩子们玩过了就玩过了,得到适当满足后他们就会收手的,这根本不可能,一方面跟孩子的身心发育有关,另外跟游戏的发展有关,时时更新,时时充满冒险和挑战的快感是不会枯竭的,所以只有自我控制才能远离游戏上瘾。

 

但很奇怪,小容对游戏不上瘾,或许她明白了游戏不能耽误正事的道理后,就很懂事的远离游戏,或者觉得不打也罢,反正生活中还有好多有趣可玩的东西。而小韬却慢慢变得越来越狂热,最近一系列的上瘾症状表现为,不想出去玩就想在家打游戏,放学路上就急不可待想回家只是为了打游戏,对爸爸的一些合理提议和安排完全否定因为这会耽误他打游戏,经常跟我商量早晨一起床能不能打会儿游戏……诸如此类的太多了,而且这也罢了,小韬的心思几乎大部分被打游戏的欲望所占据,要么跟我撒娇,或者任性,或者试图通过哭闹来取得我的妥协。

 

但小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说破,从不主动承认他想游戏。比如放学后他会马上要求回家,早早回家做什么呢?他不说,直到我一语点破“你是想回家打游戏吧?”他才红着脸不说话;或者要出去玩了,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爸爸我不出去了我在家等着吧。”为什么不出去呢他不说原因,直到我说出他心里话“你是想呆在家打游戏吧?”他才不好意思的笑着点点头……

 

但我不会生气,因为这至少说明,小韬认为经常打游戏不好,我也不会支持,所以他才不敢说,只想趁我不注意或不在而妈妈又管不了他的时候偷偷打,说明他还是明辨是非的,这样的话,事情就好办了,我要让他认清自己的这种不好状态从而做出主动调整。

 

快快吃完饭然后想打游戏时,我就提醒他说,“小韬,你是不是想打游戏呀?你看你,饭还没吃饱就想着打游戏,我看为了打游戏你饭都不想吃了。”而饭吃不好的道理小韬早就明白的,所以我一说他会意识到,然后回去补饭。再比如我想去菜市场买菜时他不肯去只敷衍说“爸爸家里不还有土豆吗?我想吃土豆丝大米饭就不用去买了。”我就提醒他说,“不是吧?你是不是不想让爸爸去买菜,想回家打游戏吧?可是我们不能老吃土豆丝大米饭吧?”到后来再有类似事情发生,我就直接批评他,“小韬,你现在是游戏上瘾,就是什么事也不想做,脑子里光想着游戏,饭不想吃,也不喜欢出去玩,做作业也提不起精神,到最后你在幼儿园的时候都想着打游戏,老师讲课你也听不进去,是不是?这样好不好?”

 

我想这样的提醒或许会让小韬一下子清醒过来,是啊,如果确实陷入这样的一种偏执状态中,爸爸说的还真没错,光想着游戏,其实一点儿都不好。

 

三孩子主动制定防控计划。

 

后来,我就对小韬说,“你看你这样一点都不快乐,我要让你重新快乐起来。”小韬眨巴眨巴眼睛,然后看着我,我继续说,“爸爸是这样安排的,以后呢,中午你也别打游戏了,只晚上睡觉前打一会儿吧,要不,再这样下去,你还会老想着打游戏,跟爸爸纠缠,打的少了,你就不去想它了。”小韬听了不乐意的样子,眼圈马上变得红红的,我说,“刚开始少打游戏你可能觉得很难受,但爸爸保证两三天后你就觉得没什么了。”

 

小韬是懂事的孩子,在经过若干思想斗争后,他马上明白了道理,玩耍了一会儿,竟然给了我莫大惊喜,他主动跑到我面前跟我交流如何安排玩游戏的计划,小韬说,“不如这样吧,爸爸,以后我都不玩游戏了,我只星期五星期六玩一次,星期天也不玩了,反正我也没空要学跳舞。”我一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小韬太懂事了吧?在马上给予肯定的答复后,还表扬了小韬,“小韬真是长大了啊,知道玩游戏多了不好,妈妈听到你这样的安排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但其实小韬还是觉得心里委屈了,这样的安排他得做出多大的自我牺牲啊,所以,他只高兴了一会儿,然后撒娇似的命令我,“爸爸,中午我练琴时你要给我指着。”中午练琴是两人自己弹的因为那时我正忙着做饭不可开交,但为了安抚小韬这种“伟大”表现后的受伤心理,我还是马上愉快的答应了。当然事后我还是要提醒,“那今天不能打游戏了啊,以后就按你说的这么办,只能周五周六打游戏了。”

 

于是,小韬游戏上瘾的问题自然轻松的迎刃而解。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或许打游戏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直到绝迹,但相信到那个时候,即使不让小韬打游戏他也不会有所怨言了,而且对游戏上瘾的免疫力也会大大增强,而把游戏看作是一种消遣的乐趣不会沉迷其中了。

 

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游戏会上瘾,到最后不但自己控制不了,父母也无能为力,其实,跟父母的做法和态度是有很大关系的,这可能缘于父母的大意,认为让孩子玩玩没什么大事而一开始就疏于严格管理,结果后来等孩子真正上瘾才开始认识到其严重性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小孩子可能已经早早戴上眼镜,而对于青春期前后的大孩子,父母发火,打骂,关禁闭……,一些让人崩溃的举措可能都挽不回父母所期望的局面了,而最后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机构来管教孩子。所以,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父母对于电子游戏的问题一定要做足功课,完全禁止和放任自流不可取,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最终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才是王道。

----------------------------------------->

此计划周二开始实施,小韬果然坚持了两天没打,只是天天念叨周五,终于盼来,打了两天游戏后,就开始跟我商量,“爸爸,以后周五周六不打游戏了,我周一周二打吧。”被我否决,告诉他,如果要换日子,可以等到下月再换,但时间只能只少不能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