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不理想如何积极面对录取
(2013-06-27 21:46:20)
标签:
龙凤胎老爸育儿 |
分类: 育儿亲子 |
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高考成绩出来当天,小欣就带着哭腔打电话给我,“老舅,你安慰下我那受伤的心灵吧,我才考了550多分。”听到那类似撒娇又假惺惺伤心的嗓音,我一下就暗想情况没那么糟糕,只是心比天高,即使考600分,也总想再高一点,就像同事的儿子考了差不多670分,还希望能再高一点,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进中国十大名校了。依小欣的成绩,走本是绝没问题的,我根本不用安慰她,只告诉她,行了,别难过了吧,挑个好学校,选个好专业,就OK了。
但真正的伤心的却大有人在。一大早老焦垂头丧气突然造访办公室,一句话不说,淡定的坐下,我们就知道,他心里有事,肯定是因为他的宝贝女儿小梅吧,今年也参加高考,果不其然,考了450多分,依录取分数线,走专科那是稳打稳的,走本,有希望,但不大。
一专升本也是一条求学路
“我想让小梅复习一年,她死活不肯,说先上专科再考本科。”
“那也行吧,孩子大了,还是尊重孩子的意见吧。要是逼着她复习,效果未必就好。”
“可是,专升本也不容易,而且将来我想让她考研究生,如果考不上,那她的原始学历就是专科了。”原来还有这说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原始学历非常重要,是决定将来薪酬多少的标准,原始学历高,起点高,自然薪酬就高。想一下,专科和研究生的薪酬标准,那差别就大了。可是,专升本,如果只考上本科,原始学历还是专科,除非再考上研究生。(注,非绝对,如果统招全日制,听说专升本的第一学历也是本科。)
让老焦担心的还有,女儿上了大学,学习环境一下子宽松,如果考不上了咋办?那就是专科学历?这绝对不行的,至少也要上本科,然后上研究生才行!
“那就给她约法三章,上了大学,不准谈恋爱,不准放松学习,不准想七想八,就是一心考本科!”我逗笑说。“对了,你就给她选个离家近的大学,这样看管她方便一点儿,等考上了本科再放她自由!”
记得以前听说有个同事的女儿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我惊讶,一直没听说有直接考上北大的呀?原来同事女儿成绩一向很好,也是先考上本科,然后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最后从那里毕业。
二孩子正常发挥没必要复习,除非复习后有成绩会有大的提高
可老焦始终没有笑容,这样的分数对他来说,两难抉择。复习吧,女儿不肯,上专科吧,不是老焦的想法。但我支持小梅去上大学。“她发挥正常吗?”我记得在老焦眼里的小梅成绩一向不错。老焦说,“算是正常水平吧。今年的题目偏难,如果碰到简单一点的,小瑶就会发挥很好。”“那就没必要复习了,一是正常水平发挥,再复习一年成绩未必会有大的提高,二是每年的题目难度都有差异,如果碰不到简单的,还是很难怎么办?继续复习吗?”
“可是,前七八年的题目都比较简单的,不知怎么,今年题目难了。”
“别想这个了,题目简单了,录取分数线肯定也会相应提高的。”
每年的高考复习生很多,但值不值呢?如果复习可以提高大幅度提高成绩,那是值得的。或者发挥失常,再复习来年再考也不错。记得我有一高中女同学每年成绩排名前五名,结果高考时竟只够专科的分数线,后来该女同学年重新高考,一举夺魁。如果小梅有意复习,那就支持,否则孩子不喜欢,而又发挥正常,那还是不要了。
三尽量争取上本科
人多力量大,正聊着,女同事小卓进了办公室。她也赞同的我意见,当然,老焦想让女儿复习也可以,但目前情况下,还是积极面对录取比较好,然后视情况而定。而我们一致认为,上本科还有希望,并没有老焦想的那样无望。
小梅的分数线只比官方的最低本科分数录取线低十多分,是可以填报本科志愿的,这样分数也在一些高校本科的最低分数线以内,那不如先做最好的打算,争取上本科,如果被录取,那复习,专升本神马的一切成浮云。最坏的结果嘛,自然就是上专科了。
有一同事的儿子只比小梅高20分,正常情况下,他是可以上国家正规高校本科的,老焦说,多20分少20分,差别大了去了,即使1分之差就得排几万名之后了。每年高考录取竞争得多激烈呀。
四积极联系院校的招生办公室
那怎样才能录取上本科呢?我们也不是专门的招生办工作人员,也只是凭以往的经验帮帮老焦出出主意,或者安慰安慰他。
只心情郁闷的等着市招生办公室公布录取结果,就显得太被动了,而且希望并不大。我们建议老焦多和家长们交流一下,打听一些录取方面的优惠信息或政策,或者先选择一些感觉跟小梅成绩能够录取相宜的高校招生办,对于无钱无势又少门路的我们来说,说不定会有额外收获,因为每个大学的具体情况不同,联系他们的招生办能得到更加确切的招生信息。
老焦当然不喜欢一些民办高校,他还是希望小梅能上一所隶属国家的正规高校。但无论如何,祝福今年的高考学子们都能坚强乐观,有所归属。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站,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子们来说,消极郁闷不如积极面对,高考不会决定人的一生,路还长,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跟老焦差不多聊一中午,替他叹息鼓励他的同时,又想起小容小韬,这俩两岁学会走路,三岁才会说话若干年后会带给我什么呢?突然压力倍增,不由得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