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拒绝打闹有违孩子天性

(2013-01-07 07:22:19)
标签:

龙凤胎老爸

育儿

分类: 育儿亲子

父母应学会与孩子打闹的游戏

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以前家里养了一只小花猫,从隔壁邻居家抱来的,所以猫妈妈就整天翻墙过来,娘俩儿在一块晒太阳,不过,小花猫可没有妈妈那样安静,它跑来跑去捕捉妈妈的尾巴,猫妈妈半闭着眼睛,尾巴甩来甩去的,似乎也在逗小猫玩儿。有时候,娘俩还会打闹成一团,不过,小花猫会经常没轻没重的,要是妈妈不高兴了,会张开嘴巴,恶狠狠的“喵喵”两声,于是小花猫就会收敛一点儿了。后来我发现不但猫科动物如此,很多动物父母都会和孩子一块奔跑嬉戏,在这过程中,增强体质,促进成长,同时也在锻炼一种捕食技能。

 

突然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最近四岁的小容小韬特别喜欢跟我打闹,而且还会有角色扮演,比如他们是孙悟空,我是妖怪,他们是奥特曼,我是怪兽,他们是小矮人,我是老巫婆……,于是,两人拿着买来的玩具棍子,或者手枪等,就试探性的来“打”我。那么我会跟他们闹作一团,或厮打,或逃跑,不过,这都是一种游戏,人做为一种动物,就像刚才我提到的小猫娘俩,我突然想到,孩子喜欢打闹,是一种天性,也是一个父母借此教育和锻炼孩子体质,培养其行为品质的绝佳机会。

 

不但如此,孩子们还会体会到好人和坏人,正义和邪恶之分,虽然他们会说一些让人生气的话,比如小韬对妈妈说,“妈妈,等你老了变成老巫婆,我就打死你!”,小容也会借着话头说,“妈妈,等你变成老巫婆,我就害怕,不敢看你。”从妈妈回话中,可以看出有些生气,但那是缘于孩子的无知,父母大可不必太在意,肯定他们好与坏的是非观念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老巫婆是坏蛋,但妈妈老了会变成老太婆,不会变成老巫婆的。”那在孩子的眼里,既然不是“老巫婆”,当然就不是“坏人”了,而我们的打的,是“坏人”,要有是非观念。

 

在家里,我喜欢跟孩子们打闹,有时候一放学回家,我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小容小韬就会把我幻想成“邪恶”的化身,小韬会说,“我们去打爸爸吧!”小容会高兴的说,“好!”于是,两人会拿着“金箍棒”“烈焰刀”,开始向厨房行进。当然,我会配合两人,但我虽然是两人眼里的“大怪兽”,但我也是爸爸,所以,我一般不会让步,既不能让他们轻易打到,还要给予反击给他们教训,这样做法让他们乐此不疲,一方面想跃跃欲试打我,另一方面又体会到危险,有时候,我一转身做出假装去反击的姿势,两人会马上哈哈笑着尖叫着,“爸爸来了,爸爸来了,我们快逃呀!”两人退后,我一般也就不去追赶,赶紧忙我活儿,然后等待他们下一轮的“进攻”。

 

男人或者说男孩之间,是喜欢打打闹闹的,这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试探对方力量的机会。女孩子对此并不喜欢,她们更喜欢合作,这种心理倾向会一直持续到长大成人,所以,当女孩子做了妈妈,一般也比较抗拒和孩子打闹,她们觉得,这“太暴力”,“容易出现伤害”,“太危险”等等,为了避免这些不好的情况发生,妈妈们于是一般会勒令禁止,自己也会以身作则,让孩子们“和平相处”,比如小容小韬的妈妈也和孩子们打闹过,妈妈太爱孩子,所以打闹的时候,会让着小韬,这当然会“吃亏”,虽然是玩具棍子,打在脸上却是非常疼的,妈妈吃过几次亏,再闹的时候,就会沉下脸来,再也不肯了;或者有时候小韬说出类似“妈妈,我要打你!”等,妈妈也会有些感伤吧?孩子怎么要打我呢?其实,孩子说,“我要打你”的时候,他们是基于一种游戏的心态时,不必过于敏感在意,如果孩子说话不妥当,反倒正是纠正他们的好机会,告诉他们如何合适的去表达。

 

但打打闹闹却是孩子们之间一种快乐的游戏,父母不支持,并不表明孩子间不会发生,而如果父母对此不在意,对孩子间的交往或许会产生不利。比如我知道很多孩子打闹时,下手没轻没重的,不是伤害别人就是被别人伤害,本来挺高兴的一个游戏,最后闹的大人孩子都不欢而散,究其原因,这跟孩子从小没有得到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有关。有一个妈妈的孩子上一年级,三天两头被老师叫到学校,因为孩子经常把别人打伤,但妈妈说,其实孩子人品不坏的,也很善良,只是和同学玩闹或开玩笑时,不知道如何把握“度”,太没数了!我们可以相像,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是被“禁止打闹”的,所以当他离开母亲到了学校,受到打打闹闹这种游戏的乐趣,开始和别人打打闹闹时,就会经常会出问题,因为他从小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有过打闹的孩子知道不能伤着别人,但没有打闹体验一棍子下去,可能就会有危险。

 

所以,禁止打闹并不符合人做为动物的本能,也违背孩子追求乐趣的天性,我记得自己上高中时,我们好朋友间还互相追逐打闹,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呀,恋人间也是如此,当然,如果人再长大一点,心开始慢慢变老的时候,或许就再也难体会到这种游戏的乐趣了。那么我们父母需要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如何让孩子学会“正确”打闹,要知道,这是一种游戏,那就不能下手太重,也要尽量避免伤害。

 

比如我会告诉小韬,“不能打爸爸脸,不能打爸爸手,很痛的。”其实,小容小韬两人闹着玩的时候,也被打到脸过,所以我一说,小韬就明白了。虽然我们拿着棍子,拿着玩具枪,打来打去的,但却很少听到哭声,只在喊声和大笑,从孩子身上,我重新体会到了这种儿时的乐趣。意外的事情也偶有发生,但四岁的孩子不会产生太大的伤害,只是会痛而已,而这种身体上的痛也正好让孩子理解,打闹时,如何把握下手分寸。

 

另外,既然是“闹着玩儿”,那就要遵循这个约定,比如有时候小韬打小容,小容却委屈的向我告状,“爸爸,小韬打我。”我会开导她说,“可能小韬跟你闹着玩儿的。”然后问清情况,再警告小韬说,“小韬,小容不喜欢闹着玩儿,你就别打扰她了!”再比如,有时候,我忙得不可开交,两人还来“打”我,我就板住脸告诉他们说,“你们去一边玩儿吧,爸爸正忙呢!”那接下来的“打闹”就会被取消了。

 

所以,打闹也是一种尊重,需要双方的配合和合作,既要有约定,也要乐趣,而且还要避免伤害,那么做为爸爸妈妈,如果孩子想跟你打闹,你还会因为危险而禁止吗?如果被禁止,孩子快乐的心也被禁止了。爸爸当然也需注意,其实很多男人是喜欢打闹的,只是碍于“父亲的尊严”而放不开,担心和孩子打闹会失去在孩子面前“威严”的一面,以后难于管教,这样的想法是很累的,父母们应该学会走进孩子心里,做到这一点,你终将会发现,孩子其实是不用管的,只是让人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