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龙凤胎老爸育儿 |
分类: 育儿亲子 |
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每个人都是有饮食天性的,比如我喜欢吃青菜和水果,有些人则喜欢吃肉,一天不吃浑身不舒服,但前提条件是大家都能保证身体健康,而如果强迫我多吃肉,可能我会受不了,慢慢变得没有胃口,相反,让喜欢吃肉的多吃青菜,那没准不久也会生病。
这种饮食天性有与生俱来的一面,其它的方面,比如遗传,体质,习惯或个人认识等,对于个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影响。孩子是父母最爱的亲人,孩子吃得多吃得少,是否吃饱是每个父母关注的问题。只是,我们成人总喜欢把一些这方面的偏好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而且还美其名曰为“爱”。
近几年父母的这种偏好屡见不鲜,比如学瑜伽的妈妈让不到一岁的宝宝练瑜伽,在半空甩来甩去,时间长达二十分钟,认为这对宝宝健康有利;还有喜欢攀登的妈妈则背负几个月大的宝宝不顾危险去攀登悬崖,让宝宝也体会这种乐趣等等,而在饮食上,前几年从新闻和影视剧中我就听说过国外有父母让宝宝吃素,觉得吃素更健康,结果最终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而死亡的悲剧,不过,很多中国父母或爷爷奶奶则与此相反,花上钱或者自己省着,也得让孩子吃大鱼大肉,最好顿顿吃,而青菜水果啥的,则不放在眼里,他们觉得没营养,不撑肚子。而这样的饮食习惯也不好,如果孩子身体能接受,那容易造就肥胖儿,如果身体受不了,那只好因为积食而消化不良,或上火而开始生病了。
所以,父母把一些偏好强加到孩子身上,真的万万使不得。比如搞艺术的父亲逼着孩子搞艺术,那孩子遗传了艺术细胞还好,如果没得到遗传,那父母不去关注孩子本身的成长而只在乎自己的意志,那同样也是一个人生悲剧。艺术界这方面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当然,子承父业成功者也不在少数,在这里只是提醒大家,父母的教育虽然要执着,但偏执却是育儿的大忌。
那么在饮食上,也同样不能偏执,如果依着我的菜谱,均衡的饮食应该是一天内一点点鸡蛋,一点点肉,保证蛋白质;蔬菜和水果随便吃,保证微量元素;然后各类面食,粗食是主食,保证碳水化合物;饮料,只限于新鲜的水果汁和奶品等;还有一些地里出产的东西做为辅助,比如地瓜,胡萝卜等。总之,食物摄入量能保证体内酸碱平衡,这样人体才会感觉舒适。当然,均衡的想法不一定能完美实现,但至少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结果,在小容小韬身上,很多地方却根本行不通,因为这违背了孩子身体对食物需求的本意。
父母认为好的东西孩子并不买帐。比如说肉吧,我说吃点肉才长得快,小容不吃,哭也不吃,宁可只啃馒头,但小韬喜欢吃;比如说水果吧,我说吃点水果会少生病,你想吃什么爸爸给你买什么,可即便这样的条件,小韬还会皱着眉头摇头,但小容喜欢吃。而且孩子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变化,我记得以前两人相反的,即小韬爱吃水果,小容吃肉的,现在又反过来了,这可能源于身体需要不同,以前小容长得快,所以喜欢吃肉,现在是不是轮到小韬长个了?就像我们成年人,年轻时多吃些肉感觉良好,但如果年老,吃多肉就可能消化不良了。
所以,我们必需尊重每个人,每个孩子的饮食天性和习惯。
可能有父母会疑惑了,难道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就是顺着孩子的胃口吗?当然不是。这个道理很简单了,即均衡膳食,合理搭配才会更营养,更健康。至于有些素食主义者,他们认为素食是最好的食物,然后让孩子也吃素食,真是太不应该了,素食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和选择,在孩子尚未成人前,父母是无权是替他做出选择的。相信素食主义者不是吃素食长大的吧?我现在也崇尚素食,喜欢吃,但不绝对,亦不强求于人,只是自己喜欢而已。所以,育儿中,我们要让孩子形成不偏食,不挑食,均衡饮食的习惯,更利于他们的成长,但还不能剥夺了孩子的饮食天性。
做到这一点难吗?其实很简单,我对小容小韬的态度是,喜欢吃的可以多吃一点,不喜欢吃的可以少吃一点,但不能不吃,另外,父母以身做则。当然,这些吃的东西仅限于食物,不包括零食,对于零食,即便喜欢吃,也要少吃,加以控制,但不会不让他们吃。
所以,小容小韬从小到大,基本上吃的东西都一直搭配着来的,什么季节吃什么菜,我就做什么菜,肉,蛋,水果,蔬菜,各种各样的食物,碰见啥我准备啥,然后和孩子们一块讨论,今天吃什么,有什么好处等。
小容小韬转园后,由我负责两人的饮食,我还担心了一阵子,觉得孩子会不会吃不好,甚至顿顿都要准备肉,但我发现,第一顿还可以,第二顿就不喜欢吃了,甚至都不看一看,于是,我不强求,孩子们是吃肉的,只是这时候不喜欢吃了而已。
当然,对于很多父母都头痛的蔬菜问题,在我这里也碰到,小韬没问题,他喜欢吃,小容虽然喜欢吃水果,但蔬菜不喜欢吃,既然不能多吃,但我会动员她,可以少吃一点儿,甚至对她说,你尝一尝,如果不喜欢可以吐掉。其实,蔬菜的味道没有孩子想像的那么差,所以小容一般能咽下,然后我会动员她再吃一点,当然,我只是劝,并不强求,只要她吃饱就行。
还有,对于水果的问题,小韬是不喜欢吃的,与小容相比,表现的悬殊是小韬基本不吃,小容可以吃一整个苹果,每次我切成小块后,就开始动员小韬,小韬,水果必须要吃一点,如果你不喜欢吃,可以少吃一点儿,只吃五块行吗?这个年龄的小韬对数字很敏感,所以我说“只吃五块”他就很感兴趣,还会跟我讨价还价,说,要不,我吃三块吧!我说,不行,五块吧!要不你多吃一点,十块吧,你看人家小容能都吃掉呢!小韬很沉得住气,伸出四个指头说,要不四块吧!慢慢的,这也成了一种乐趣,达到协议后,孩子就会很高兴的按讲好的去做,如果多吃了,夸他两句,小韬心里更高兴,但我不企望他多吃,不喜欢吃能吃一点儿也已经不错了。
当然,对于小容,她喜欢吃也不能多吃的,多吃的后果是伤了肚子,出现疼痛或者以后再也不喜欢吃的情况。就像小时候长在山区的很多孩子,吃多了红薯长大后见到红薯就没胃口了,或者更简单的例子,比如吃多了山珍海味,再吃,也会厌烦了,不如调剂着吃反而更有胃口。
最后说一点,很多中国的父母一方面害怕孩子营养不足而加倍饮食给予,虽然很多大鱼大肉供着,另一方面却还担心孩子缺钙甚至一窝蜂的开始补充药物维生素,这显然对是对日常饮食知识的缺乏和对自己的不自信或做法上的偏执所致,真得应该警醒一下了,否则,孩子成长路上身体方面的问题会隐忧重重,父母想让孩子更健康,却有可能反而让孩子变得不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