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龙凤胎老爸育儿 |
分类: 育儿亲子 |
知子莫如父奶爸跟孩子较真
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最近小韬逆反心很强,不说有时候难商量了,单说今天吃饭时,我说,“这个火烧太大了,你吃不了,我给你掰开吧!”,小韬马上皱着眉头哼哼,说,“我能吃了,我能吃了!”。这倒是一个小问题,孩子愿意吃就愿意吃嘛,反正吃不了剩下是常有的事。
不过,我很希望小容小韬明白,吃多少就拿多少,否则吃剩的东西虽然我可以吃,但别人就不喜欢吃了,包括小容不喜欢吃小韬剩的东西,小韬也不喜欢吃小容剩的东西,当然,不喜欢吃别人剩的东西有更多的心理层次在里面,我觉得这跟在饭店里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东西道理是相通的,这里就不去探讨了,但最起码的道理是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而且会造成浪费。
所以,虽然看似小事,但这次我较真了。
知子莫如父,我知道小韬吃不下一整个火烧,但却不让我掰开,还跟我嘴硬,哼,等会儿让你好看!当然,我没有生气,我坦然面对孩子的逆反。孩子的逆反是非常正常的,这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盲目崇拜,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强硬辩解,对一直听话顺从的不满,对成人权威的强烈反抗,同时也是找到并感受自我的过程。那么,我的做法就先让小韬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先支持他,让他自得一会儿,然后用事实告诉他,爸爸对了,你错了!
果然,不出所料,知子莫如父嘛,小韬吃饭时,吃了一些肉和菜,喝了两碗洲,火烧嘛,连一半都没吃下,不过,看样子小韬已经吃饱了,而且小韬也告诉我,“爸爸,我吃饱了。”,然后把火烧放下。
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感情小韬把刚才的话忘了,我于是马上提醒他,“咦,小韬你不是说把火烧都吃了吗?刚才爸爸担心吃不了,给你掰开你还不愿意,看,你连一半都没吃完吧?是不是爸爸说对了,你说错啦?”
跟孩子用事实讲道理的时候,父母完全没有必要生气的,让孩子自己看,并且感受到就可以。有些父母可能源于心急,恨不得孩子马上明白,或者觉得孩子连事实都不承认,而开始采取成人的权威让孩子服从,这都不是好的交流方式,会让孩子对大人的力量产生恐惧,而这种恐惧可能对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在成人世界里,放不开手脚,或者惧怕独自站在大人堆里。
小韬还跟我嘴硬,逆反嘛,就这样子,所以小韬马上大喊说,“小韬对了,爸爸错了!”我说,“是吗?你对就对了,那你喊什么呀?有话好好说!”,有时候孩子不喜欢认错这也是好事,说明什么?孩子不喜欢做错事,不想丢脸,自尊心强,虽然嘴巴上不承认让人恼火,但是父母却没必要,这时的主要责任就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以后注意不再犯。
我履行这个责任的主要方式就是平心静气的跟小韬讲道理,让小韬心甘情愿,心服口服认识到,你错了,爸爸对了。大家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我太没必要呢?不过,刚才我已经说了,这次我要较真了!
所以当小韬说他正确的时候,我就提醒他,“如果小韬说的正确,那你就把火烧全吃了吧。刚才你不让爸爸掰开,不是说全吃了吗?”小韬一听这话,是这个理儿,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开始一小口一小口吃起来。喏,我没强迫孩子呀,是孩子为了证明自己,自觉吃的啊。我还是一个好爸爸。
不过,知子莫如父,我开始担心起来。因为小韬可能已经吃饱了,别说吃完整个火烧,就是吃下一半去也可能吃太多了。于是,我又漫不经心的说,“小韬啊,我可告诉你,如果吃饱了再吃,肚子可能会痛的。记得以前小容吗,吃多了东西躺在床上难受?”我之所以提到小容,是想给两人警醒,这个事件中,小容倒一直示乖呢,不断跟我说,“爸爸,小容让爸爸掰开了。”或者说,“爸爸,小容不让爸爸掰开,能把火烧全吃了!”,那个样子简直就是在跟我说,我比小韬乖,我是最乖的!
对我来说,乖不乖的,都只是一时,反正无论啥时候,有乖的,就有不乖的。所以我也只淡淡点点头,以示同感或赞许。
小韬有些为难了,吃吧?其实自己不想吃了,而且吃多了会难受。不吃吧?那说明自己错了,爸爸对了。这两个选择都不是小韬想要的,那意味着要亲自低头跟爸爸认错?太伤自尊了!
而我,就想让孩子认识并感受到这一切,然后做出思考,以后他要怎么做,以及怎样对待爸爸的意见。虽然我较真,但我也不会太为难孩子了,让孩子彻底颜面扫地,做人不是这样子的,何况对待自己的孩子呢?所以,再继续僵持下去也无意义,我马上给出了台阶让小韬下。
“你吃不了的,小韬,来给爸爸吧。吃多了会肚子疼。但以后如果爸爸想给你掰开,你可不能乱说了,当然,你能全吃掉爸爸就不给你掰开了,但这次,你是不是真的吃不了了?”小韬没说话,只不好意思的笑着点点头,然后把火烧递给我。
孩子点头已经表明认识到了错误,那我也不去较真了。一次小小的风波,就这样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得到解决,虽然整个事件源于小韬不“听话”,让我有些烦心,但事后我竟然觉得小韬更懂事了,反而格外有一种疼爱和怜惜在里面。
我的孩子呀,你快快长大吧,相信你会越来越正确的,而那个时候,爸爸会只有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