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龙凤胎老爸育儿 |
分类: 育儿亲子 |
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前言:
本文谈父母如何坚持原则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事情不能很好的解决,源于父母受孩子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原则并妥协,这对建立父母权威和解决亲子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有害无益。
小容小韬转园后,确实让两人高兴许多,因为相比以前一整天都呆在幼儿园里,现在中午下午可以回家吃饭了,而上学放学的路途,就变成一种释放和轻松了。只是,走哪条路,最近成两人争执焦点。
之所以成为焦点,是因为两人很少有意见一致的时候,出现的情况往往是,你想往东,我偏想往西,你想打狗,我偏想骂鸡!别提多让我心烦了。上学放学就两条路,也不多,一条是原路,就是从小区里直接去幼儿园,一条是绕个圈,就是从公园转着去幼儿园,结果,每次学放学,两人都要为走原路还是走公园争执,一般来说,小容想走公园,小韬想走原路。
可别小看孩子们呀,他们为了坚持自己的这一丁点儿想法,或许对大人来说不值得一提,他们可以哭脸抹泪,叫天喊地,虽然最终看我的意见偏向谁,但如果稍有妥协,那立马会被扳回去。比如有次放学,我们从公园回家,快到家了,我看小韬哭的嗓子都哑了,我就告诉他,你看都快到家,你还想走原路吗?小韬看我态度上稍有缓和,竟然毅然决然的返回头,一边哭一边领着我和小容重新回到幼儿园,然后又选择原路回家!
真是个小倔驴!
孩子发脾气有时候是没有道理的,源于他们年龄小,思想不开阔,容易钻牛角尖。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懂事,乖巧,男孩做一个小绅士,女孩做一个小淑女,但是,绅士和淑女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如果一味尊重别人而失去自己,很容易在生活中变得迷失,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一种悲哀。所以,孩子有想法而得不到满足后,哭闹发脾气,是情有可原的,也是任何一个孩子成长中正常经历,父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戒骄戒躁,更好的调适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虽然如此,当事情再次发生时,我还是生气了,觉得孩子简直倔的不可理喻,而且小容小韬平常还很乖,所以一旦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人觉得格外难以接受。于是,我下决心要解决它!不能让这个争执天天出现,天天有人哭有人闹的,让我天天为此事烦扰。
我要真的狠下心来了。
这次我最终决定从公园走,同时也满足了小容的想法,之前也满足过小韬,但从公园走,小韬还是不干,从开始走路时就哭,先是静悄悄的哭,后来听到我劝说,就开始大哭,我沉住气,不理他,还是坚持和小容从公园走,小韬见我不为所动,越发哭闹厉害起来。
很多父母会发现,再懂事的孩子,随着年龄的逐渐长大,自我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脾气也会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难管。那些认为孩子越长大会越省心越懂事,是错误的。因为孩子也在时刻在变化,年龄越大,心思越多,越加独立和面对这个世界,父母反而更要费心如何去教育孩子,让他们慢慢明白事理,并长大成人。如果父母在这过程中,能认清这一点,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对待,那相对而言在育儿上反而更明朗和轻松。所以,育儿中没有一直乖的孩子,也没有一直调皮的孩子,乖和调皮是两个极端,而大部分孩子在真正长大以前,就在这之间来回游走。
所以,小韬这样的表现虽然让我心烦又恼火,但我还能看清这一切,不至于无奈或觉得孩子让人头疼,而且,我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虽然日常生活中要民主,尊重孩子,但身为父亲,我也要有我的尊严。于是,我不再讲道理,道理已经讲太多了,再讲也无益,小韬的要求其实变得简单而明了了,那就是走原路,因为这是他的意志表现,仅仅是为了个人意志,而不去在乎别人想法,或者思考别人的做法。这就是任性。
我拉着小容在前面走,把小韬甩在后面,小韬见我不理他,哭的更凶了,嗓子都哑了,可即使这样,小韬也并不松口,在想取得我原谅的同时,还坚持从原路走,甚至企图再度返回去。但既然这次决定走公园,那就走公园,不再改变了,就这样,一直回到了家。到了家里,小韬还在哭,并且几乎哭不出来了,上气不接下气。
这时候的父母可以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心软劝慰,孩子会有两个反应,一是服软,对父母的话听从,一是更加强硬,让父母妥协于自己,而绝大部分孩子会倾向于第二个反应,如果这样,那父母的教育就是失败的;第二种是父母坚持自己,建立父母权威。我选择第二种态度。
那么这种态度的表现是什么呢?不管孩子的情绪和哭闹,摆事实,讲道理,外加严厉批评。我大声说,小韬呀,跟个商量个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什么事都非得依着你吗?小容这时插嘴说,爸爸,小容就好商量。我马上严厉回嘴说,你也是一个样!刚才跟你商量走原路,你不也又哭又叫的吗?
这下好了,小容默默转过身,也掉泪去了。于是,屋里一个大声哭的,一个不出声哭的,我得忙着在厨房赶紧做饭,也不去劝他们,继续采取强硬态度,想到一句道理就说一句道理,每一句说出来都铿锵有力,后来我直接告诉他们,以前你们一整天呆在幼儿园,也没一会儿走原路一会儿走公园的事儿,现在让你们回家吃饭了,这么多事儿!我看以后你们再这样,那直接再回幼儿园算了,在里面吃,在里面睡,别回家了,我晚上去接你们,省得你们在这闹!我顿了顿又说,小容小韬,你们俩商量商量,是在幼儿园吃饭还是回家吃饭?
两人哭哭啼啼的说,在家吃饭。我马上回应,那回家的时候就别这么多事儿!然后又把道理重述一遍,无非是如果时间紧就走原路,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走公园等。这下子,两人想通了。后来小韬也不坚持下去了,慢慢停止哭泣,小容也止住了眼泪,我于是口气缓和下来,让人洗脸擦干净眼泪。
这次争执就这样过去了,从小容小韬的吵闹,哭喊,满世界的眼泪里冲出来,我觉得自己还挺悲壮的,做个父母真不容易呀,不定哪天就会有麻烦的事情发生。不过,相信孩子们以后不会再因为走哪条路而一个一个跟我死倔了,这件事,一锤定音了。一会儿叫他们吃饭的时候,该干嘛干嘛,不但“爸爸,爸爸”的叫个不停,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我的心也马上变得柔软起来,立刻和小容小韬亲近在一块,似乎刚才的狂风暴雨没有发生一般。
小韬第一次想走原路而返回去的图片故事:心碎的背影
喏,这是第二次,已经得到圆满解决。有时候事情被解决,还不只针对这一件事,它的好处可能会波及其它事情,让孩子在其它的事情的认识上也会对别人多一些尊重、宽容和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