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我们总强调夫妻间要善于沟通,在对待孩子态度方面要保持一致,但很多事情无所谓是非,只是方法和态度因人而异,比如走路,快也行,慢也行,如果因这个再进行讨论,比如老婆说,“孩子,你慢点走。”老公觉得老婆那样说没有必要,会说,“没事,宝贝,你刚才那样走就很好。”很小的一件事,只因意见不同,或许心眼细的夫妻就开始闹矛盾了。还有,如果媳妇和婆婆一块照看孩子,那矛盾会更多,比如喝水,我觉得这个温度正适合宝宝,可对方偏觉得太热或太凉,那矛盾也会产生,很多具体的事情说理论简单,要好好沟通啊,要相互尊重啊,但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到位,所以,孩子的事儿总得有一个人说了算,一锤定音,哪有这么多事儿,就这么办了!更多的讨论说不定会使分歧扩大,矛盾和积怨加深,太民主会导致口舌是非。至少,在家里,我的想法并为之努力实现的就是,我说了算!
我其实一直有这个想法,而且以前也一直这样进行着,但是真正明晰化起来,却是近几天的事情。很多的事儿就不说了,就从给小容小韬掏耳朵眼儿开始吧。掏耳朵眼儿,最初是小容小韬的姑妈做的,大家平日里见面不多,姑妈又非常喜欢小容小韬,见了面,总觉得想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亲自照顾一下也行啊,于是,有一天饭后,我发现姑妈给两人掏耳朵眼儿,可能姑妈觉得耳朵里脏东西太多了,而且她告诉我,她从小也给小欣(我外甥女)掏耳朵眼儿。但其实我心里是不情愿的,不过又碍于姑妈的好意,想,平常大家也不见面,那掏一次就掏一次吧。结果,以后见面时,就还会看到姑妈给两人掏,不但如此,后来妈妈还学来了经验,在家没事经常给孩子掏一掏。这下子我沉不住气了。
我曾经自己也掏过耳朵眼儿,并为此深受其害,曾经一段时间耳朵里发痒发痛,那时候就害怕了,因为即使耳朵里已经掏干净东西了,里面还是难受发痒,当然后来我用干净的棉球沾着酒精就解决了。掏耳朵是会上瘾并形成习惯的,就像挖鼻孔一样,虽然会有舒服的感觉,但其实,不但不雅观,而且会降低身体对外界的伤害能力,严重的话还会引发疾病。比如孩子经常挖耳朵眼儿,会损害耳膜内娇嫩的皮肤,引起发炎,或诱发中耳炎,甚至还有人说会癌变。因为有过这样的经验,自然坚决反对随意给孩子掏耳朵眼儿,所以,后来姑妈再进行的时候,我直接委婉的告诉她,“不用掏了吧?没事的。”姑妈还不太情愿的样子,直到我态度坚持下去,并且小容小韬的爷爷也说,“掏不掏都行。”姑妈才不管了。姑妈也是明白人,虽然小容小韬也不是外人,但毕竟他们是我的儿女,我有权对孩子的事情处理做出决定。
不过,妈妈就不同了,她的地位和我的地位是同等的。所以,有一次,我已经传达给她“给孩子掏耳朵眼儿”不好的意见,但她仍然一意孤行,如果不是小容告诉我说,妈妈给她掏耳朵眼儿了,我还以为妈妈已经听取意见了呢。你说我是该生妈妈的气呢?还是我不让妈妈掏妈妈应该生我的气呢?两难对决,我不想再跟妈妈讨论了,硬碰硬不好,虽然夫妻间都需要哄着来,但妈妈这种表面答应,背地里却反对的哄法,我却不能接受。这关系孩子的健康,我可不想别人拉屎最后让我来帮他们擦屁股,防患于未然,这种行为要马上停止!
所以,取得妈妈的一致意见后,我还额外又找到小容小韬,告诉他们,“以后谁给你们掏耳朵眼也不能答应,就算妈妈,姑妈都不行!”孩子们有些为难的看着我,我知道孩子胆小,到时候可能不敢说,于是又告诉她,“你就说,爸爸不让掏的!明白吗?”小容小韬点点头。所以到现在,我的话里才直接挑明,即妈妈对你们做一些事情,如果爸爸不同意,也不可以。妈妈听到了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吧。
或许大家会觉得我霸道,但家里确实需要一个人最后拿决定,这个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首先他要有担当,即对孩子照顾更多,更了解孩子。切忌不管或少管孩子,却总还在旁边指手画脚,惹人生厌。其次,他要保证理论行为合理,让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大家看着心里满意,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你。有些人,育儿的做法本来就不对或不科学,却仍然不知悔改,这样的人看孩子大家肯定都提心吊胆。第三,他要有主见,不随波逐流。比如掏耳朵这事,我就是坚持能不掏尽量不掏,这不是卫生的问题,这是健康的问题。如果耳屎多了,影响听力,可以掏,如果耳朵内痒痒,也可以处理,但平常无事,就不要找事。大家可以咨询一下各类资料或专家,随意掏耳朵确定非常不好。有很多人,自己心里没主见,不知道针对宝宝的个体差异育儿,人云亦云,今天听说这个育儿方法不错,于是拿来用,明天又听人说那个育儿方法,于是也拿来,往往别人说的什么都对,唯独亲人的不靠谱,这样的人,怎么能取得家人信任呢?
所以,妈妈倒不见得有多大委屈,也很快释然了。我突然想起小品里大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俺娘说了……”,这里面是否还有一层意义,即,家里孩子的事儿娘说了算,爹说的话只起参考作用?我想起嘱咐小容的话,“你就说,爸爸不让掏的!明白吗?”没准,以后小容小韬的口头禅就是,“爸爸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