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凤胎老爸
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QQ6078457,否则必究
天气转暖,家里关不住我们爷仨了,下午放学后,吃完水果,喝点水,两人就按捺不住了,非要出去玩耍。两人总有一个很热情,有时候小韬不想出去,小容会一遍一遍催我,有时候小容不想出去,小韬则等不及了,最终结果,只要我陪一个出门,另一个会跟上。
我骑电动车,那是妈妈上班用的,不过,为了方便带孩子,后面专门安装了座位,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刚刚好,说实话,很拉风,人家带一个,我带两个。去玩的时候,两人一般非常安静的坐在车子上,玩耍归来,就不喜欢坐车子了,非要下来跑。
我其实很喜欢孩子活动活动,从小就支持,只要两人想跑,我从来都是鼓励。这有什么好说的吗?有。因为我见过百分之八十多的妈妈,她们不喜欢孩子跑,要么紧紧抱着孩子,要么时刻拉着孩子,甚至孩子大了,我见过妈妈把孩子专门放到小车里推着,小容小韬幼儿园里有一个五岁的孩子,奶奶每天推着车子去接,等孙子出了幼儿园,会把他放在车子里,那天碰到了,我还开玩笑问,“这么大了,还坐车子呀?都撑不开了。”我看着男孩的样子真难受,手脚在车子里都伸不开了。不过,孩子竟然很配合,或许全家大人的说教会让孩子失去抵抗能力。奶奶会回答我,“害怕他乱跑,我追不上。”唉,我竟可怜起这个孩子。
实际情况是,孩子的天性就是奔跑,人类最初从动物进化的时候,就是在运动中慢慢形成的,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是一项最原始的谋生技能。可是,过度保护的父母们却逐渐在弱化人的这种本能,小胖子,缺乏运动,身体素质差,爬个楼梯都费事,我又想起中日孩子夏令营对抗赛,中国孩子惨败,而让人好笑的是,日本孩子可以独立行走,而我们的中国孩子身边,至少会陪伴有一个大人。
世界上没有比中国父母更小心,对孩子更上心,更喜欢保护孩子的了。可是,这带给孩子了什么?不但柔弱的身体,还有柔弱的心灵。我不知道对那些父母来说,如果孩子离开他们视线去独立生活一天的时间,他们会不会发疯?很明显,有些父母会放心淡定,然后和孩子交流经验,做出鼓励,而有些父母则抓狂,见到孩子会疼惜万分,然后一连串的抱怨和责骂,让孩子下次不敢独立做事。
扯远了,但我想做个淡定的爸爸,我希望将来小容小韬不在我身边,虽然牵挂,但至少我可以放心两人的表现,那就需要鼓励孩子去做,现在他们喜欢跑步,那真是太好了,其实,冥冥中,我一直希望他们这样,机会不必强求,自己找上门来了。
于是,我骑电动车在路上跑,小容小韬两人在人行横道上跑,如果累了,可以爬上车子休息。两个孩子总比一个孩子找到乐趣,两人你追我赶,哈哈大笑,每次快乐的情绪都会感染到我。当然,我是中国父母,我也很小心,但是,我会提醒两人注意安全,试图慢慢让孩子自己理解和感受,总有一天,我不会时刻去提醒的,两人终究要自己学会判断危险。
一是严格限定在人行横道上,如果两人跑下来,我会变脸,到时候别怪老爸凶巴巴的,这一点两人已经心领神会。二是过马路时我要带着两人,没有商量的余地。三是马路上会有一些公司或单位的门口,这里面会时常有汽车出出进进,每次我都停在那里,指导两人经过。四是我开始试着让两人多跑一点,以前两人叫停我就停,现在我会说,“爸爸去前面等你,你们在后面慢慢跑。”这样,中途就不会休息,会一直跑到前面我等他们的地方。
最近两天可喜的是,两人不怕走黑路了。
这段黑路其实也没什么,两边都是商铺,不过都处在待租状态,两边也没有街灯,黑黑的,从一边马路通往另一个马路,回家时,这是个捷径。开始,两人会害怕,我就鼓励两人,说,“爸爸陪着你们,不用害怕。”后来,每走到这个地方,两人会争先恐后的告诉我,“爸爸,我们走黑路了,我不害怕了。”哎,其实,最初走黑路我是想锻炼两人胆量的,目的达到了,走不走就无所谓了,但两人建议走这边,那也可以,我不反对。再后来,走到路的中间,两人竟要求下来跑,简直太让人惊讶了。这条路说不上很黑,远远的有两边马路的灯光照耀,但即便是成人,也得摸索前进,注意脚下的台阶,而且这条路上人并不多,小容小韬竟然不害怕,摸黑跑步!那好吧,我只提醒两人,“看着脚下,注意别跌倒了。”但是,小韬还是会跌倒,不过没事,即使很痛,也会马上爬起来,咧嘴哭几声,这时候他已经不需要安慰了,我反而会责怪他,“告诉过你,要小心一点,看,跌倒了吧?疼不疼?”问他“疼不疼”,一方面是关心他,另一方面是提醒他,如果跌倒会很疼,看,体会到了吧?
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总是很担心,“哎呀,骑车子冷不冷呀?来,我摸摸你们的手。”可结果妈妈总是很惊讶,会说,“哎呀,出了好多汗呀,后背都湿湿的!”我想,那当然了。不过,回家以后,奔跑的那种快乐会一直延续,两人会兴奋的告诉妈妈去了哪儿,玩了什么,然后才慢慢归于平静。
你们知道小容小韬每天晚上能跑多少路吗?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一千米,差不多两里路!这我绝对没有想到,孩子的潜能真是无限的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