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
小容小韬小时候不亲近妈妈
一看题目,可能有朋友就犯嘀咕了,什么?妈妈争夺亲子战争?恩,是的。其实,这很正常的。试问,天下哪一个妈妈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亲近呢?可是,有的孩子小时候可能不一定跟妈妈亲近呢。我从小照看小容小韬比较多,而且我有方法,有耐心,有亲和力,喜欢跟孩子呆在一块,自然孩子会亲近我,那么相应的妈妈就受冷落了。
这就是妈妈为什么要跟我抢夺亲子关系的原因了,当然,这是潜在的,是不自觉体现出来的。其实,妈妈这样也没什么不对,就像有的孩子如果突然跟爸爸非常亲近,妈妈的心里可能有些酸酸的,有的孩子喜欢跟着爷爷奶奶,不找妈妈抱,妈妈心里会不是滋味……妈妈会想,孩子是怎么了?难道他不知道妈妈是最疼爱他的人吗?难道他不知道这世界上,妈妈和宝宝最亲吗?
很多孩子不亲近妈妈的原因
但实际情况是,小时候,孩子真的意识不到这一点。对于很小的孩子,他们只跟主要抚养人最亲密,主要抚养人,大部分是妈妈,也可能是其他人,对小宝宝来说,与主要抚养人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这对孩子以后心理和性格的形成也很关健,只有孩子在主要抚养人那里感觉到安全,它才会明白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信赖的,也就是说,孩子很小的时候,是通过对大人的感觉来认知世界的。这样说来,如果妈妈工作忙,倒不如把孩子交给更适合的抚养人,比如说奶奶,让孩子在精心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孩子一旦与奶奶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关系,自然会疏远妈妈,这是正常的。而妈妈这时候最好保持冷静,让这种健康的依恋关系保持下去,切不可强行把孩子带离抚养人。
当然,妈妈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孩子三岁以后,他就会很神奇的认识到,妈妈才是最爱自己,最愿意为自己付出的人,从而会自发认识到“妈妈”的存在。那么,我家小容小韬也是这样。不客气的说,两人小的时候,都挣着让我抱,对妈妈的离去和到来都视而不见,甚至对妈妈的热情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态度,让妈妈很没有面子,真的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那时候,看到妈妈可怜的样子,我也很同情妈妈。但似乎,我更适合照顾孩子,虽然我是男人。
我照顾小容小韬比妈妈多
第一,从对小容小韬的一日三餐,日常洗漱的生活照顾,到对孩子行为和心理的观察、理解,及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求知欲望,我总能做的很到位。其次,我和妈妈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我善于学习,喜欢运用比较科学,并选用适合小容小韬的方法,而妈妈则习惯于遵循老一辈的观点,喜欢接受别人的听劝,但事实是,我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利。最后,我和妈妈的脾气截然不同,妈妈的脾气虽然隐忍,但有时火爆,面对问题,会失去冷静,手足无措,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在我面前败下阵来,所以,慢慢的,对我也服气了,甘愿把照料孩子的任务让位于我。
育儿是很累人的,但为了孩子,我甘愿这样,其实我心里何尝不希望妈妈自己能全部担当起来,我乐的在一旁轻省呢?但在这方面,妈妈只能说力有余而心不足了,但妈妈有身为母亲的一颗心,任何时候,她都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她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有时候,孩子病了,她即使累的头晕,也彻夜不眠,细心照料,一有什么不测会马上叫醒我处理。
妈妈争夺亲子关系的内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容小韬小时候更亲近我,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妈妈平常喜欢“放纵”小容小韬也可以理解了,她希望这样做,是能取得小容小韬的好感,可以更亲近他们呀。妈妈害怕对小容小韬过于严厉,反而让孩子离她更远。
我前面写过很多这样的文章,都表达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比如:《慈母经常碰到的三件悲哀事》《教育孩子夫妻间要有良好沟通》等,很多博友也其实已经明白这一点,飞梅舞色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一口气看了你很多的博文,个人感觉其实你对孩子事情的处理比对你LP态度的处理要更得心应手。有句话说,培养孩子要从培养他/她的妈妈开始,感觉你们两人育儿理念做法上还有很大的差异性,确实需要两个人先整合商量好,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才会更和谐。另外,看完你众多博文,有点小小的猜测,你在孩子心目中似乎更亲近也更有威信,而你LP在这一点上有点失落,于是在孩子感情依恋的“争夺”上,她更倾向于通过“放纵”孩子来得分。”
当然,对于妈妈的态度,我虽然颇有异议,但更多的是肯定,很多人跟我的感觉也是一致的,比如看完文章《教育孩子夫妻间要有良好沟通》,博友雨露儿评论说,“还是觉得奶爸育儿得手,而且想说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释放压力的地方,或者喜欢生活随意一些,并不喜欢一板一眼,因为每天一板一眼的生活太过于单调枯燥和无聊,也许小容觉得偶尔和妈妈撒欢是最快乐的,对于孩子来说,午觉也许并不是她要的,我想对于孩子而言,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吧,毕竟她还小,还只是个孩子!其实奶爸也不要太追求完美了,不能要求所有的事情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步伐来,否则有一天当你的目标和终点没有一致的时候你会失落,到时又该怪谁呢?对吧,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所以妈妈的方式也不一定就错”。
还有博友天天快乐的评论:“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俩必须一人慈一人严,好让孩子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纠正和疏导。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比如要午睡),两个人必须意见统一要求一致,免得出现双重标准。”
这些评论都让我及时反省和思考,在以后的育儿中尽量做到科学,合情和合理。
亲子关系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时候,看到妈妈失落的表情,我也不止一次的安慰她说,“孩子现在亲近我,但长大后,会更亲近你,因为你管的松,喜欢宠着他们,而我比较严格,两人肯定会感觉比较束缚,会比较怕我。”我这样一说,从妈妈的脸上能看出些许安慰,但我话峰一转说,“不过,等他们长大了,有了更好的自控能力,会喜欢跟我交流,他们会感觉跟我谈话更有价值,会感觉我的指导更让他们信服。”
我说的没错,因为有一半已经得到正确验证了,现在小容小韬正越来越喜欢让妈妈带着玩,或许他们在妈妈面前更自由,更放松吧?但在我看来,妈妈看孩子比我更累,要说更多的话,做更多的努力,一旦碰到什么事,小容和小韬在妈妈面前,变得更加任性,难以管教,而妈妈心软,“拗”不过孩子,只好一次次由着他们了,我只好不得不一次次提醒妈妈,“你自己看孩子的时候,别把他们惯坏了,到时候我也难以管教。”
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方位的关怀和爱护
孩子的成长中,需要父母的爱护,这样的爱才是完整的,但这种爱是需要理智的,切不可太溺爱孩子了,这种爱是以最终“分别”为基础的,是以最终让孩子“自强和自立”,“生存”为基础的,这样父母才最终放心,心安。如果象《我给儿子当孙子》中的父亲那样,一味无原则的爱护和抚养,结果最终自食恶果,那真是咎由自取了。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爱护下,健康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