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语言使用不当易导致孩子逆反

(2011-08-10 09:12:56)
标签:

龙凤胎老爸

育儿

亲子关系

儿童心理

育儿心得

小容成长足迹

分类: 育儿亲子

让孩子心灵如莲花轻吐般自由

文/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

摘要:

孩子经常逆反,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父母所致,所以讲究教育的态度和用语非常重要。本文以小容小韬妈妈一个不经意的事例来说明一下,如何让孩子的心灵保持畅快的自由,避免逆反。但请注意,小容小韬妈妈是一位非常疼爱孩子的母亲,本文中我只是借小容一个叛逆的事例来说明问题,旨在和大家探讨如何更好的和孩子交流。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每个家庭育儿生活中会时有发生,我有时也难免会遇到。


小容逆反行为的背后分析 

    孩子的叛逆行为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发生。


    这两天小容小韬咳嗽发烧,大势已去,但鼻涕还不断。看,小容的鼻涕又出来了,她只忙着玩耍了,鼻涕要吃进嘴里都没有在意。但是,妈妈看见了。


    “小容,你鼻涕出来了,好脏,过来!妈妈给你擦擦!”妈妈喊道。大部分情况下,小容比较听话,但这次,小容没有听妈妈的话。妈妈这次的嗓门比较大,说话有种很强势的感觉,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因为,或许妈妈在想,一是你小容流了鼻涕,应该过来,二是妈妈在关心你,亲自替你擦鼻涕,你得乖乖听话才是。

 

    但是,小容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小容并不买妈妈的帐。我偶尔也会碰到这种情况,不过不多。其实当父母以命令的口气来说话,孩子能体会到这种颐指气使的心态,非但不配合,反而有可能会跟你对着干,最终让父母抓狂。抛开孩子不谈,如果以这种语气与人交往,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对这种态度报之以白眼。所以,本来小容玩的挺高兴的,一听妈妈这样说,开始呆在原地,反而并不过去让妈妈擦鼻涕。我于是静静观看事态发展。

 

    妈妈沉不住气了,上来逮住小容就要给她擦。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出现,如果父母尊重孩子,把她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做的话,是不会强行这样做的,至少在做之前,应当提示一句,“妈妈帮你擦擦鼻涕。”但目前这种情况,妈妈即使说这句话了,小容也不会让妈妈擦的,因为这之前已经有令小容不高兴,不接受的因子在里面了。

 

    果不其然,小容开始挣扎反抗,就是不让妈妈碰。妈妈生气了,但也没辙。她马上改变主意说,“你不让妈妈擦,你自己擦吧!”这时候小容已经比较难对付了,她对这件事的叛逆心态已经形成,以往本来很高兴自己擦鼻涕的,这时候,对妈妈的建议也不理不踩了。就这么站着,跟妈妈对抗。

 

    妈妈开始抓狂了。她开始觉得小容不听话,对妈妈的关心和爱非但不能体会,反而跟她对着干,妈妈心态当然不平衡了。妈妈怒吼道,“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擦擦鼻涕,听到没有?”这样的话语已经犯了育儿讲话的大忌,指责,谩骂,苛责和怒火,和对孩子的不信任,这样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孩子哭大人叫,以后孩子要么日益叛逆,要么屈服于大人的威吓之下,懦弱畏缩。

 

    看到事情这个样子,我沉不住气了,再继续下去,小容要被吓坏的!我赶紧走过去,蹲下身对小容说,“小容别害怕,没事的。来,爸爸帮你擦一下。”有了妈妈在这里做比较,我这样来充当“好人”,小容就很容易接受了,让我擦干净了鼻涕。

 

    妈妈余气未消,她就是不明白,为啥自己的亲闺女非要跟她做对?对着干?但是,可怜的小容,已经吓得快哭了,却没敢发出声来。我轻轻对妈妈说,“你吓着她了,快哄哄她。”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听我这样说,马上软下心来,开始对小容嘻嘻哈哈,想抱抱她,安慰一下,但小容这时候却躲开了,远远的。

 

    我叹口气,上前抱住小容,没说什么。小容依偎在我怀里,已经感到了莫大安慰。当然,这其中的道理以后还是要说给她听的。

 

    专家的理论依据和应对方法

    这件事的发生,让我一下子想到这两天看的一本书,《解放父母解放孩子》,是美国亲子专家的育儿书,我刚读完第一章,但却猛然发现,妈妈现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不正是书中所提到的要加以改进的吗?只是,妈妈也看过这本书,可能对她来说,书中的理论还没来得及应用到实践上吧?

 

    书中讲道,“避免使用评价孩子的性格或能力,跟孩子说话时,尽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的心灵获得坦然和自由。”什么是描述性语言呢?比如上面小容流鼻涕了,我们可以这样说,“小容,你的鼻涕流出来了。”然后递给她一块纸巾,这样,就避免了批评般的评价,而且抓住了重点,让小容自己明白怎么去做。而像上面妈妈说的那样,“太脏了!”那么孩子的专注力可能集中在辩解问题上面而不是解决问题上面,自然有逆反行为发生,小容说话还不太流利,但如果会说,我想她一定会反驳说,“不用你管!”或者“不脏。”从而抗拒父母的行为。

 

    这种语言也包括夸奖孩子,孩子可能因为你的夸奖而产生懒惰心态,就像我们所讲的,太过容易骄傲,这当然不利于和孩子相处,并可能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当然,我认为,这和赏识教育并不矛盾,主要掌握好夸奖的度就可以了。

 

    仔细反省了一下,我突然发现,自己这方面还做的不错。因为我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觉性,所以,也不由自主的采用客观性的评价多一点,而且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我一般也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

 

    但是,这还不是育儿的最终目的,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思想茅塞顿开,它讲到“为人父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找到帮助我们的孩子变成仁爱而坚强的人的方法。”这句话让我马上体会到,与一句我们中国的古语不谋而合,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可以想到,小容流了鼻涕,我递给她卫生纸,不仅是教会她如何保持卫生,也不仅是处理了一个小问题,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我在告诉她,“我希望你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的人。”而小容也喜欢这样的处事方法。

 

    所以,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本身决定了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冲突经常会有,每个父母都应把它视作为机会------铸造孩子性格的机会,保持坦然,理解孩子背后的心态,使用适合的语言技巧,从而实现育儿的最终价值所在。当孩子的心灵因父母科学的育儿方式获得自由飞翔的时候,他还有什么理由去叛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