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凤胎老爸(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文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
亲子博客中心的热点话题:家庭教育该“惩戒”还是“让步”?
在家庭教育分工上,父母们往往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白脸”,宽严相济成为许多父母选择的教育方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好这个度呢?学习不可能全是快乐的,孩子需要接受更多“惩戒”的历练?对于这个问题,做为爸爸妈妈的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当孩子犯错时,你又如何把握宽严相济的尺度?你赞同孩子犯了错误必须要付出代价吗?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吗?孩子的教育该放任自流还是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家庭教育,该“惩戒”还是“让步”?

父母应当建立起必要的惩戒和让步教育
一看这个话题,我马上想起近期我的三篇文章。
《奔四奶爸誓将冷酷进行到底》:是说小容哭闹,解释无果,我便没有理由由着她的性子,而对她很“冷酷”,并无视她的感受,等事后再安抚,让她安静下来。这是我没有“让步”一个实例。
《奔四奶爸望子成龙的强悍理由》:这篇文章我认为父母的严格监督和管教是必需的,为孩子选择合理的教育也是必需的,孩子在未成年以前,成长路上需要父母的管教和指导,并学会服从父母的教诲,视之为一种习惯,来自父母的指导和自身潜力发挥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这里没有很绝对的“惩戒”,却也没有把教育“让步”于孩子,父母应该把教育权抓在手里,而不是无原则的由着孩子。
《慈母经常碰到的三件悲哀事》:这篇文章我谈到小容小韬妈妈的慈母态度所带来的“恶果”,但妈妈虽然有时候很无奈,好在,妈妈的慈母教育没有成为主力,所以,小容小韬一直很乖巧懂事,妈妈的慈母形象反而成为两人精神放松的天堂。这里面,我有“惩戒”,但却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妈妈虽然很“让步”,但结果却不那么悲哀了。
看到钱文忠老师的文章,我马上又想起我很久以前一篇文章《伪时尚辣妈让孩子失去自尊》,是讲一位母亲过度维护孩子的自尊,即使犯了错误还请老师不要管,这就是过度“让步”于孩子了,这样的母亲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呢?实在让人担忧。钱文忠老师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如果校长惩戒确实犯了错的我的孩子,甚至揍他几下,我会感谢老师。与我这篇文章表达的意思真是不谋而合。
我前面的很多文章里,也是“惩戒”和“让步”相结合,无关是非的情况下,我一般从来不加干涉,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再稍加引导,事情就变得轻松起来,我坚决反对“棍棒出孝子”的“惩戒”教育,也坚决抵制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毫无原则的“让步”,这是两个极端,而现在可能很多父母正在走这样的极端。
我们已经过度于“尊重”孩子了,而却没有想到反过来,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关于这一点,我在《奔四奶爸望子成龙的强悍理由》论述已经很明确,而且最后还PS了一句“我不是虎妈”,意指“惩戒”教育不可缺,但也不能过度。
游走在惩戒和让步两个极端的悲剧
这让我突然又想到药家鑫,《由药家鑫感悟培育孩子重要法则》,药家鑫的父母望子成龙,寄药家鑫于厚望,而且采用了“惩戒”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药家鑫学业成功了,但这里面缺失了什么?是对孩子的尊重和“让步”!这种缺失让药家鑫感到“我很多次都想过自杀,因为除了无休止练琴外,我看不到任何人生希望。”

还让我想到机场捅母亲八刀的大学生,如果母亲从小严格要求,不那么溺爱,这样的恶子不会连母亲都会伤害吧?这难道不是溺爱过多,“让步”过多的结果吗?孩子的心智和精神得不到良好控制,极度膨胀,总有爆炸的那一天!
怎样避免步入惩戒和让步两个极端
怎样避免不父母教育走入“惩戒”和“让步”这两个极端的误区,让孩子既能接受惩戒,又能体会到父母的关怀和爱呢?很简单,一是对于合理的要求,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让步”,二是惩戒教育不可少,但事后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

我有一个女同学,有一女儿,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超级叛逆和调皮,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好动而且完全无视老师的存在,老师都拿她没有办法。同学是公职人员,其老公是医生,家庭条件也不错,有这样一个不听话,异于其他孩子的女儿,大家也都感觉很诧异。后来,和同学谈起此事,同学的一句话让我大为汗颜,“从小到大,我和老公都不顺着女儿,担心把她惯坏了!”原来如此,我想,这至少是孩子问题的其中一个症结。应该说,孩子的要求只要合理不过度,身为父母应当鼓励并且支持和满足,如果孩子的意愿一直得不到满足,心理问题自然就产生了。我突然为孩子感到一阵心酸。同学和老公知情达理,怎么会有这样的教育态度呢?孩子长大了,在父母处处不“让步”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却明显和其他孩子不同了。后来同学也意识到了,到了小学四年级,在老师的努力下,孩子已经好多了,但是智力正常的她,在学业成绩和与人相处方面却永远落在了别人后面。
我对小容小韬一般比较和蔼,但如果两人违反了我的教育原则,比如吃太多零食,玩太多扭扭车,或者打人,咬人等,我是绝不姑息的,从不放松,当然有些东西也需要孩子慢慢来理解,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慢慢明白并改正了。多少次,他们哇哇大哭,我不为所动,听着他们声竭力嘶的叫喊,泪水如线珠般往下流,我虽然心里隐隐作痛,却一直严肃如初,耐心劝说,或者想其它方法来吸引其注意力,但对于“惩戒”却一直不会松口。等他们安静下来,看到他们心情好的时候,把他们搂在怀里,再给他们刚才发生的事,并说出其中爸爸这样的做的道理,这样,小容小韬心理上得到了疏导,并且理解了,再次发生同样事情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很懂事的明白我要求的规则了。

所以,惩戒的时候,不管多么严厉,事后一定要及时疏导,给孩子心理上一个缓冲,让孩子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日常生活中,尊重孩子也是必需的。想一想,如果药家鑫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背后,能及时疏通药家鑫的心理,药家鑫以后的世界会更开朗,快乐和健康,从而有效避免悲剧发生!《由药家鑫感悟培育孩子重要法则》
相信,只要不让惩戒和让步陷入极端,两者结合起来,对孩子来说,惩戒会让孩子学会感恩,让步会让孩子懂得爱!
(热点头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