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韬的自我独占欲达到最高潮
文/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
一早起来,小韬穿衣服时就跟我嘟囔,“小容不骑扭扭车,小容不骑扭扭车。”正如这几天下午放学后念叨的一样。
我害怕小容听见,因为如果小容听见了,一定会去骑扭扭车。小韬不想让小容骑扭扭车,嘟囔的同时,其实也在变相提醒小容。我赶紧小声对小韬说,“知道了,小容不骑。小韬先骑,然后小容再骑。”然后赶紧一边给他袜子,一边说,“别说了,让小容听见了,肯定会去抢扭扭车,到时候小韬就不能骑了。”
但小韬明显不满意我的劝说,头一仰,直接倒在床上打起滚来,边哭边喊,“小容不骑扭扭车,小容不骑扭扭车。”原来,小韬的本意是他骑完了小容也不能骑,扭扭车是他的,谁也不能骑。这两天下午一直这样,特别霸道,虽然我反复劝说,“这个扭扭车是小容和小韬的,要轮流玩,小韬骑完了,小容再骑。”但现在看来,收效甚微。这周以来,小韬的独占欲好像一下子成长起来了。
果然,本来小容自己在画画呢,一听小韬不让她骑,便先下手为强,扔下画笔,就去骑扭扭车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小韬一看见小容骑了扭扭车,脾气更加大起来,满床上打滚。我看着就好笑,一边劝,“小韬,扭扭车是你和小容的,等小容骑完了,你再骑吧。”但小韬不听,已经气得又喊又叫,满脸的眼泪往下流。
但让我意外的是,小容今天没有跟小韬抢扭扭车。她骑着扭扭车来到床边,拉住小韬的手,按在上面,说,“给,小韬。给你呀,小韬。”这让我对小容刮目相看,赶紧夸她,“小容一下子长大了呀,真懂事。”然后板过脸来,对小韬说,“小韬呀,别哭了。小容不骑扭扭车,把扭扭车给你送过来了。来,赶快穿上鞋子,去骑扭扭车。”
小韬还不满意,我给他穿好鞋子的功夫,他一把把小容推开,边哭边喊,“小容不骑扭扭车,小容不骑扭扭车。”这个小韬太霸道了,小容把扭扭车给他送过来也不行,他推小容是在向小容表明,不用你骑过来给我,你连骑都不能骑,除了我,扭扭车你动都不能动!
小容被推到一边,怔怔地站着,眼泪快出来了,我一看,甚为可怜,赶紧把她拉到怀里,说,“小容没事。小容是好孩子,把扭扭车给小韬送了过来。扭扭车让小韬先骑,等小韬骑完了,小容再骑。”小容有了我这句话,估计心里踏实起来,没有跟小韬一般见识。
好歹两人安静下来,我赶紧给两人去倒水喝,一边倒一边招呼他俩,“来喝水喽,喝蜜水喽。”蜜水是甜的,两人都喜欢喝,我喊的目的是想把他俩的注意力从扭扭车上吸引过来。
果然,小容马上跑了过来,小韬也骑着扭扭车来到我跟前。
我把掺好的蜜水,一只手各端一碗递给他俩,但这时候小韬又开始哭叫起来,“小容不喝,小容不喝。”小韬的意思是,只能他喝,小容不能喝,而且爸爸只能给他倒,不能倒给小容。
这也太专权了吧?小韬是不是感觉他在爸爸眼里是个大红人呀?可以这样来要求我,只能照顾他,连口水都不能端给小容?我有些生气,说,“凭啥小容不能喝呀?我只给小容喝,不给小韬喝,行不行?”小韬一听,更不愿意了。我接着说,“那你想喝,人家小容也想喝呀。别这么多事了,快喝吧!”小韬勉强接过去,一口气喝掉了,不过,看着小容在喝,还不解气,嘴里还嘟囔着,“小容不喝,小容不喝。”只是语调上明显没有气势了。
我顾不得跟他俩磨叽,打开房门,说,“快走了,要上学去了,爸爸一会儿还要上班呢。”小韬刚才因为抗议没有得到支持,显得格外娇气,出了门口,就拉着长腔说,“抱着,抱着。”在我还没抱之前,他又对小容连连摆手,语气上很强势的样子,说,“小容自己跑,小容自己跑。”
小容明显被小韬的蛮横吓怕了,开始带着哭腔说,“爸爸抱着,爸爸抱着呀。”一边说一边就哭了,她是害怕我听小韬话,真不抱她呢。另一方面,我也在生小韬的气,这小韬多嘴多舌,本来小容就可能没指望爸爸抱着,他这一说,反而让小容害怕爸爸不抱她而非要我抱着了。
那肯定要抱着了,一手一个,揽在胳膊上,两人这时候还不忘打架呢。小韬连推带搡,试图把小容从我胳膊上哄下去,小容哪有还手的力气,直吓得哇哇大叫。
我一看,板住脸低声喝斥道,“小韬你要是再这样,你下来自己跑,爸爸不抱你了!”这句话果然有用,平常两人是最害怕我生气的,小韬一听我吼他,马上收手,趴在我肩膀上,一下子安静下来,估计是偷着哭去了。
下了楼,小韬才把脸转过来,果然两眼泪汪汪的。我其实没生气,也就是做做样子,我轻声对小韬说,“为什么不能抱小容?小韬叫我爸爸,小容也叫我爸爸呢。为什么只能抱你不能抱小容呢?”类似的话反复说了好多,到幼儿园的时候,小韬总算安静了下来。
我发现小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了,独占欲也越来越深入了,以前是浮于表面,这回是渗入到骨头里了。比如,两人以前是简单的“抢”爸爸,只是一种行为,但今天早上,不再是“抢”了,而是要“独享”爸爸,已经成为一种意识。
其实在这之前,两人在很多事情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分享”和“轮流”意识,但孩子是在慢慢长大的,这种与别人“分享”的意识还是被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所取代,从而掀起新一轮“独占”的“自私”行为。
正因为有这种“独占”意识,所以后来的分享意识才更有意义。
每个孩子在学会与别人分享以前,应该先学会拥有。一个不知道拥有的孩子,就去跟别人分享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孩子至少没有掌握自我的权利和意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得胆小怕事,即使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也不敢去维护,当你看到这样的孩子的无助失望的眼神时,做为父母,难道不会心痛吗?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拥有意识,他才能感受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拥有。
所以,小韬的独占欲虽然有些“极端”,但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并没有太着急,小韬已经开始学着“独占”,离分享还会远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