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招释放宝宝的运动潜能

(2011-03-18 07:38:36)
标签:

龙凤胎老爸

育儿

自理能力

游戏玩乐

技能发展

分类: 育儿亲子

文/龙凤胎老爸(原创,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

 

    春天来了,气温慢慢暖和了,天也渐渐变长了。小容和小韬放学的时候,太阳还不会落山,所以我都陪他俩在幼儿园里玩一会儿才回家。

 

    幼儿园前院有很多玩乐设施,有滑梯,摇摇马,蹦蹦床,小推车,迷宫,一个玩乐城堡,还有几个我也说不上名字,都是锻炼小朋友们爬上爬下的。小容和小韬这里面的游戏设施都玩遍了,一个也没放过,不过两人最喜欢的还是滑梯和蹦蹦床。

 

    别看小容和小韬在说话,思维和智力方面比同龄孩子发育晚而且慢,但在玩乐自理方面却要优于其他小朋友,因为我一直尽量把孩子本身具有的运动潜能释放出来,这也可能男人育儿和女人育儿的不同,对于孩子的活动,我更多采取“放任”的态度。

 

    学步时要放任

    小容和小韬蹒跚学步时,为了防止孩子跌倒,我给他俩使用了学步带。有很多孩子不喜欢戴学步带,其实这是个习惯过程,小容和小韬就一直使用到自己可以独立走路为止。

 

    在我看来,使用学步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孩子摔倒,奔着这个目的,小容和小韬在学习走路时,我很少限制他们,不像其他人那样紧紧拽住孩子,只是在孩子跌倒时,我才用力抓住,防止孩子受伤。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感觉自由一点,有时候即使奔跑我也跟着他们奔跑,从来不加制止。

 

    再大一点,小容和小韬就可以试着自己走路了。但他俩走路最初摔倒的时候,还是颇让人后怕的,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老摔头,小容还好,小韬的头感觉格外大而且沉,每次不管怎么摔倒,都是头先着地,“咚”一声碰到地上,别提让人多恐惧了。所以刚开始即使小容和小韬已经学会走路,我还是尽量使用学步带,让他们少摔跤,后来再大一点,我就拿掉了学步带,一方面鼓励他俩走,另一方面时刻提醒他俩“慢点走,慢点走。”

 

    孩子学走路,摔倒是不可避免的,做为爸爸妈妈,我们应该放手给孩子充分的锻炼,即使跌倒,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如果处处小心,担心孩子摔倒,不忍看到孩子哭泣,而处处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走,那样孩子的活动不但失去一定自由,而且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不幸的是,我周围的老人或者一些父母恰恰是这样,对孩子是好的,“照顾周到,上心。”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好事。

 

    所以我不像周围很多老人和一些父母那样,总担心宝宝摔倒,一刻不停的扶着或者抱着,我尽量让他们自己走。虽然摔倒后,小容和小韬会哇哇哭,但我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把他们抱在怀里,首先关切的问“碰哪了,疼不疼?”然后摸摸碰到的地方,说,“不哭,爸爸给你吹吹就好了。”等安静下来,再警告说,“以后要小心了,慢点走,明白吗?”这个“慢点走”后来在他俩的学步生涯中,几乎变成了我的口头禅。

 

    孩子在摔倒后,疼痛是难免的,但这也是一种良性的刺激,有志于孩子更谨慎,更快的学会走路。家长所做的就是心理抚慰,然后采取一定措施,让孩子安静下来。比如,孩子不管碰到或者嗑到哪,我都会轻轻吹一吹,然后说,“好了,不疼了。”好像我有仙气一样,每次这样做孩子都慢慢安静下来了。等小容和小韬长大一点,有一个跌倒了,我吹完了,还会叫另一个来吹一吹,即使再痛,孩子也会慢慢停止哭泣。

 

    但放手是有原则的,我的责任感却一点也不会感到轻松。我不在乎小容和小韬小小的摔跤和跌倒,但却在乎如果跌倒厉害会受到严重的外伤,那我会痛骂自己,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时刻紧张的在旁边关注碰上,时刻提醒小容和小韬“慢点走,别跌倒了。”

 

    玩耍时要放任

    两人的发育几乎什么都晚,等到真正自己学会走路的时候,已经一岁零四个月了。那时候,有空我们就去家门口的幼儿园玩耍,一方面里面有很多玩乐设施,另一方面也是为以后入园做准备。

 

    当时也有很多其他小朋友来玩,三岁左右的样子,一般都是由爷爷或奶奶照看,而且年龄都比小容和小韬大,当时小容和小韬还不到两岁,但却自己能熟练的爬上爬下了。而很多比他大的孩子还不太会爬滑梯,玩什么都要由爷爷奶奶扶着,即使这样,还会经常摔跤,让爷爷奶奶更加担心,而只能更精心的去照顾,唯恐怕滑梯的时候跌倒。

 

    这好像是一个恶性循环,越害怕跌倒,越精心照顾,孩子的活动能力得不到锻炼,反而越容易跌倒。

 

    为了防止这样,我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尽量让小容和小韬自己活动,我只负责他们的安全。比如很多老人喜欢紧紧抱住或者拉住孩子的胳膊,帮他们爬上滑梯,但我不这样,小容和小韬非常喜欢玩滑梯,即使他们爬的很困难,我都不帮,我只是用手在旁边招呼着,等他们真正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你会发现,越来越熟练,到后来只需时刻提醒,“慢点上,别跌倒了。”就可以了。

 

    但孩子还是会有可能摔倒,所以,家长的关注和责任心也一刻不能放松。但小的摔倒还是不必太在意,在我看来,这是好事,只有摔倒了,孩子在下次活动时才会更加小心和谨慎。所以,每次摔倒后,我都是先软后硬,首先关心的问“没事吧?摔哪了?疼不疼?”等孩子不哭了,再严加警告,“跟你说过要慢点,要专心,你看摔倒了吧?下次得注意了。”如果问题不严重,孩子一般会马上活泼起来,可能连你的劝告都没听完,就又快乐的去玩了。

 

    再后来,习惯了跌倒,我一般就不用去扶了,即使哭泣也能自己爬起来,这时候再夸奖一下,“小韬真是好孩子,自己跌倒了都能爬起来。”就没事了,但还不忘警告,“以后可得小心了,不能再摔倒了。”慢慢的,后来跌倒也很少哭了,有时候我不管,自己爬起来就继续玩了。但无论怎样,我的首要任务还是保证孩子不要受到大的伤害。

 

    游玩时要放任

    我有时候带小容或者小韬去超市玩耍,其中的一个兴趣就是电梯或者自动扶梯了。从使用学步带开始,只要他们喜欢自己走,我从来不抱,即使走自动扶梯也不例外,而且两人从小也喜欢走自动扶梯,很多情况下,本来我抱着的,还非要下来自己走呢。

 

    很多妈妈们看到,总是说,“快抱起孩子来吧。”这时候我一般礼貌的笑笑说,“没事,孩子喜欢自己走。”

 

    说实话,我的自我平衡能力感觉超强,比一般人都要好,所以,我在自动扶梯上也从来不抓扶手,在自动扶梯上下运行的时候,我可以自如的在上面随便走动而不会摔倒,甚至有时候碰到扶梯突然变慢,引起人群惊慌的时候,我可以最先稳住脚跟。所以,我可以在自动扶梯上来回走动,淡静自如的照看小容或者小韬,甚至不管是顺方向还是逆方向,我可以抱着孩子随时从扶梯上跳下来。这个恐怕一般人如果不训练一下子是做不到的吧,得瑟一下,呵呵。

 

    开始我拽着学步带和孩子在自动扶梯上走动,小容和小韬不知道害怕,高兴的在上面跑来跑去,后来大一点,除去学步带,我就领着小容和小韬的手,随着他们在自动扶梯上来回走动,特别是小韬,上去了,再下来,然后反反复复,要玩好多次才肯罢休。

 

    后来,小容和小韬竟然脱离我的手自己可以上下自动扶梯了,而且一般不会摔倒,不过因为够不着扶手,我一般让他们抓住我,或者我抓住他们的手。不过,他们不喜欢被领着,坚持自己站在扶梯上,甚至上下扶梯也不喜欢我扶拉他们。

 

    有时候成年人上下自动扶梯都会出现平衡不稳的情况,而小容和小韬,两岁多的时候就能独立上下扶梯了。

 

    上下自动扶梯是比较危险的,超市里一般都会有专人帮助搀扶,所以奉劝大家,还是规规矩矩抓好扶手,特别是孩子,一定要看护好。其实,虽然我放任小容和小韬在自动扶梯上玩,甚至允许他们可以不拉我的手,但心里其实是高度紧张的,一旦看到孩子失去平衡,要马上去扶,否则,如果在上面摔倒,万一再被扶梯的棱勾住衣服,这可是有生命危险的,曾经有过这样的惨剧。还有,如果楼梯状的自动扶梯,无论如何,一定要抓住孩子的手。(切记!)

 

下面的视频中,小容自己上了扶梯,在下扶梯的时候,后面一位好心的阿姨以为我推着购物车没法抱小容,竟好心的突然从后面把小容从扶梯上抱了下来。


 

    生活中要放任

    再大一点,家里的沙发,椅子,书桌和窗台孩子都可以爬上爬下了。妈妈总担心,害怕孩子会从上面摔下来受伤,所以每次都严加呵斥,然后严厉警告,却没有丝毫效果,孩子照爬不误。在我看来,这种强硬的管理态度只会造就孩子两个极端,一是叛逆心增强,你越不让他爬他越爬,会越来越难管教,二是造就性格软弱的孩子,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强压下可能变得唯唯诺诺,这不敢,那不敢,而失去应有的活泼和朝气。

 

    后来妈妈也可能理解到了这一点,对孩子类似的爬上爬下也不再强硬制止了,但却又过于放任了,孩子爬上桌子或者窗台,来回走动,别说妈妈了,连我看见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所以,我对妈妈说,“我来管吧。”

 

    小韬是男孩,比小容更调皮一点,所以,爬上爬下主是是针对他。我的原则窗台是不能爬的,但椅子可以爬,桌子在我的监护下顺着椅子也可以爬上去。所以,每当小韬顺着沙发爬窗台的时候,我就告诉他,“我们去爬椅子吧。”开始是不听的,可以再哄他,“爬上去,我们跳一跳。”我知道小容和小韬平常喜欢从高处“跳一跳”,所以,我一说,小家伙就马上答应了。

 

    这样就可以不爬窗台了。爬上椅子,我扶住小韬从上面跳下来,乐此不疲,连小容也参与了进来。但后来,两人就不满足于此了,开始顺着椅子爬桌子。那也行,反正桌子是我的一张旧电脑桌,被替换下来放在一边的,所以我就让小韬自己爬上桌子,但却不能由他在桌子上跑来跑去。我说,“来,爸爸扶你跳到椅子上。”这一下,小韬就有兴趣了,还从来没有尝试过呢。

 

    于是,我扶着他的手,从桌子上跳到椅子上,然后从椅子上跳到地上。完了他再自己爬上椅子,然后再爬上桌子,然后我再扶着他跳下。这样以来,爬上爬下成了一种游戏,而不是孩子在调皮捣蛋了,而且这种游戏无形中锻炼了小容和小韬的运动能力,非常明显。

 

    因为不久我惊讶的发现小韬竟然可以不通过椅子,直接踩着桌子上的横木就爬到了桌子上,简直太伟大了,我相信小韬做到的这一点,大部分两岁半的宝宝未必能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容跟着小韬也慢慢学会了,而且在爬桌子以前,会搬张小椅子踮在脚底下。

 

    当然,对孩子来说,这是个游戏。时间一长,什么游戏都有乏味的时候,所以,到后来,他们就对这个爬上爬下不那么有兴趣了。我也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我必需要看着他们,陪着他们,他们不爬,我至少可以轻松一点。

 

晚饭后给小韬拍的,每次吃饭和哄孩子都是一块进行的,桌上比较乱。希望等孩子长大了,能利索一些。

 


    其实,很多孩子相比他俩,在这方面更有特长,但只是因为缺少锻炼,或者说这种锻炼的机会被“爱心”和“细微精心的照顾”剥夺了,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这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是一个阻碍。以前我就经常发现幼儿园门口有一婴儿童车,没想到竟然是为一个五岁的小朋友准备的,每天坐着上学回家,由奶奶推着,这个孩子很健康,经常陪着小容和小韬一块玩滑梯,我问她奶奶为何这样做?奶奶说,“孩子太调皮,担心他乱跑,我推着他就老实多了。”唉,看着奶奶费力的推着孩子,童车里孩子也几乎坐不下了,腿伸在前面,那么不协调,我不禁叹了一口气。

 

    最后强调一下,这里的放任不是放手不管,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表面上放任,但心里的责任感却一刻也不能放松,你得保证孩子的行动在你的安全范围内,否则,还是不要采取“放任”的态度和做法。毕竟,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

 

四招释放宝宝的运动潜能

   新浪亲子问答全新上线,致力于育儿,早教,儿科,妇科等方面的疾病,知名专家在线解答!如果你对专家在线答疑有兴趣,有育儿困惑想提出问题,或有丰富的育儿经验,乐于帮助网友解答疑问,诚邀您加入亲子问答专用UC群:10286966或QQ群:139681298。

    新浪亲子问答入口:http://ask.baby.sina.com.cn/
    最及时的专家在线答疑信息,爸爸妈妈们关注的育儿问题分析,尽在亲子问答专用uc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