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零两个月,两人在喝荷叶粥)
引导宝宝从抢夺中学会分享/欣喜:宝宝从抢夺中学会分享
文/龙凤胎老爸
小容和小韬八个月学会抓着玩东西以后,就开始知道抢夺了。
俩人基本上什么都抢,包括我和妈妈。小时候我看小容多一点,所以抱小韬的时候,小容会哼唧哼唧不愿意,再长大一点,直接开始哭闹,不让我抱小韬。在这方面,小韬感觉迟钝一点,不管谁抱,只要有抱着的就行。但小韬的目的性非常强,比如说他喜欢出去玩,看见谁可能要出去马上就去找谁抱,手里当时抱着小容也不行,也要放下来去抱他才停止闹腾。俩孩子小时候不懂事,很难做思想工作,抱就抱吧,反正抱谁也是抱。等大一点了,我就认真跟小容说,小容叫我爸爸,小韬也叫我爸爸,所以,爸爸也要抱小韬的。一次两次不行,三次四次还不行,一直到两岁多,才明白这个理儿,不再争我和妈妈谁抱谁不抱了。
其实最严重的还是抢玩具。从会玩玩具开始,几乎天天都有争抢,而且每次争抢都很激烈,非哭则喊,非咬则撕,不过随着慢慢的说教,撕咬的情况不太多了。俩孩子抢玩具有两个心理特点,一是别人拿到手的,自己得不到的玩具就是好的,二是树争一张皮,人争一口气,就是非得抢过来。所以,大部分时候,如果抢到手了,也不是特别珍惜,玩一会儿就扔到一边,跟刚才争抢的激烈程度截然相反。虽然扔一边了,但有时候别人也不能动,一动的话那玩具又成好东西了,那意思是我不动,谁也不能动。
别看小容是女孩,她喜欢抢,什么东西都喜欢“霸”在手里,给人感觉特别“蛮横”。但小韬也不是吃哑巴亏的主儿,小容虽然“霸道”,但如果我不出面协调,她是抢不过小韬的。小容抢东西的风格是连喊带叫,以气势压人,以灵活手段见长,比如说趁小韬不注意,以“迅不及掩耳”之势,把玩具拿走,然后跑一边去了。小韬走沉稳路线,一声不响,虽然反应比小容慢一点,但只要沾到手的玩具,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即使逃出了手掌心,只要他想得到,小容断然不是他的对手。所以每次抢东西,满屋子都是小容的声音,小韬一点声音也没有,但最后大哭的也往往是小容。
这时候就要出面协调了。如果是正在抢的东西,谁也别拿,先给老爸我,然后跟比较容易商量的那个(一般是小韬,别看是弟弟,经常让着姐姐的)说,“玩具在爸爸手里,先让小容玩一会儿,好吗?小容玩一会儿再给小韬玩。”小韬一般会愿意,但又感觉心里不踏实,会哼哼,我于是再把小韬拉过来,然后跟小容说,“小容,你玩一会儿再跟小韬玩,好吗?玩具要两个人轮流玩才行。”小韬听爸爸这样说,就感到踏实一点儿了。小的时候,这个方法比较难奏效,这时候我会再拿出其它玩具吸引注意力,一般这样就解决了。但长大以后,两个人慢慢明白了爸爸的轮流玩建议还是比较可行的,所以现在跟他们这样解释了以后,一般也就不再争了。而且最近我发现,两人抢玩具的时候少了,如果有抢,我用这个方法调解以后,两人还常常互相客气的推让一下,意思是你先玩,然后姐弟俩就这样来回推让,虽然好笑,但老爸我看在眼里,也喜在心里。孩子两岁多了,终于懂点事了。
小容和小韬才两岁多,虽然经常争抢东西,但从小一块长大,姐弟的感情却是非常好的,什么事情都会想着对方。早晨起床后,先起床的一方一定会给另一方送衣服拿鞋子;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跟我说,吃加餐的时候,给小韬一个饼干,小韬一定会再要一个,然后给小容送过去;两人天天一起上幼儿园,有次小韬因病在家输液,小容在幼儿园里看不到小韬,到处哭着找,老师怎么哄都哄不好;给他们两人买了好吃的东西,如果口味不一样,有时候甚至会互相让对方品尝分享一下。
孩子从摔倒中学会了走路,我现在正欣喜的看到,小容和小韬从抢夺中学会了分享。
我正在玩新浪微博,快来“关注”我,了解我的最新动态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