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加拿大多伦多南瓜灯手工万圣节校园视觉摄影 |
分类: 依の北美生活——多伦多 |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Halloween),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榶果。万圣夜的象征物是南瓜灯。因为刚考完期中考试,又赶上周六周日,我室友大半夜出去买了个小南瓜回来,打算刻个南瓜灯。
南瓜灯其实并不难做。去年我就做过一个,在以前的博文里面写到过,今天来给大家复习复习吧。
1. 把洗干净的南瓜去盖
2. 挖出南瓜子,洗净晾干
4. 雕刻
可以用水果刀雕刻,也可以用裁纸刀,工具不限。
6. 点上蜡烛关上灯,大功告成。
周六晚上本来就是传统的多伦多party time,加上万圣节的气氛,昨晚出门的时候在大街上碰到了很多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们。他们不是在去参加party的路上,就是在路上举办party。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南瓜派也是万圣夜的节庆食品,特别是在美国。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别在万圣夜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另外烘乾的南瓜子也是常被当做万圣夜的食品。
一到万圣节,北美地区就被很多的南瓜覆盖了。各处都是大小形态各异的南瓜。不管是买来吃还是买来做南瓜灯都可以。感觉这一年的南瓜也就在这个季节最畅销了。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多伦多的万圣节气氛很浓。商店里老早就挂上了各种各样的节日服装。什么女巫啊,面具啊,还有骷髅。有的时候吓我一跳。就连酒吧的服务生也穿上了女巫的服装来庆祝万圣节,很有新意吧!
Happy Halloween!
希望和更多的朋友分享我的生活见闻,大家可以加小依的微博哦!http://weibo.com/jingyizhao
----------------------------------华丽丽的分割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