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指导学生互相学习

(2008-01-04 07:48:12)
标签:

教育

 


    所谓同学,就是指同窗好友几个人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意思,这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特征,也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优势之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一个人无论他怎样努力学习,他所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让学生几个人一个学习小组在一起相互研究、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学会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充实自己,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果学习时孤军奋战,则由于个人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水平就很难迅速提高。
    一、指导学生互相学习的意义
    1、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优势比教师的直接指导效果还要好
    这是因为同学之间,年龄相近,学习能力与水平大致相当,面临的学习任务是共同的,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也相类似,所以在讨论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共鸣;而当他们互相辅导,解答对方的疑难问题时,这种解释也因彼此相互了解而变得具体明确和切合实际,容易为对方所接受。这些优势特点是教师无法具备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只是从教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认识学生提出的问题,因而对学生的指导并不总是有效的。
    2、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由于其经历、所受环境影响、兴趣爱好、智力活动方式和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对掌握知识的侧重点和理解水平也相应地存在着差异,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学习风格。几个学生在一起讨论、研究,往往能互相取长补短,把各自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能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上。不仅如此这种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渴求友谊的心理需要,因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气氛中不仅认识了与人合作的价值,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增进了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发展了友谊。而这些都是教师无法提供的。
    二、指导学生互相学习的方式
    1、让学生相互提问和交换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答案
    几个同学在一起共同学习,就课本的内容互相提问对方,或者将各自认为需要弄清楚的问题写在纸上互相交换,解答,共同分析研究,这样做,能使学生通过吸收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在学习的上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美国学者海沃德对这种学生相互讨论的学习方式作了比较深刻的阐述:“学习的真谛并不是仅仅把课本的各个细节背诵下来,而是汲取可以致用的事实材料和思想观点。要想掌握一本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同别人一起进行复习和讨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度同一本书的人互相提问关键名词的词义,提问一章教科书的主题或者就书中的结论展开争论,能使大家都有所收益。这样的活动可以迫使你把自己思想理出头绪,以使清楚简明地表达你的观点看法。”
    2、引导学生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精通一门学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别人教授它。帮助别人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当向别人讲授时,讲授者自己必须先弄清楚要讲的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些问题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了弄明白,不得不去重新钻研。这就是帮助别人时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如果不去教授别人,则就没有机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因此,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输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输入的过程。《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够自强也。”实际意思就是讲,教授别人能够促进自己学习,不断提高。大多数老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
所以在学习时,不妨有意识地让一些学生和后进生坐在一起,这样他就被别人请教的机会多一些。他多方指导后进生,对他的学习提高是一种帮助,对指导者本人来说,在解说的过程中也就同时考查了自己的实力。哪些连他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就会暴露出来,借此机会他就可以深钻,加强未懂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消化已经掌握的知识,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实力。
    3、引导学习好的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也可以向后进生请教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人们总是习惯于向优秀生请教,当然一般都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但也别忘记与比自己学习差的同学请教,有时后进生的解释比优秀生的解释更容易让人接受,启发更大。这是因为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未必就是一位好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特点,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各不相同,优秀生和后进生在同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未必完全相同,在后进生眼中被认为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优秀生眼里可能是异乎寻常地简单,而在一些后进生眼里被认为非常简单的某些问题,在有的优秀生眼里有可能反倒是比较难的问题,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所以,优秀生在指点后进生学习时,由于无法体验到后进生的认识过程,弄不清楚后进生的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道后进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因而优秀生的指导并不一定总是有效的。
    相反,与学习成绩相近或者稍逊于自己的同学互相切磋,共同研究,由于水平相当,遇到的困难相近,所做出的努力和心理体验也类似,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对方与自己处理问题的不同之处,因而获得以外的启发,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时,除了向优秀生请教以外,同时也要注意向后进生请教,同他们研究。
    4、要让学生注意汲取其他同学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在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留心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活动,以他们为榜样,多多学习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借鉴他们好的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和本领。尽管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但成功的学习方法总是反映了学习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的。也许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实际,但学习一般都是从模仿他人的做法开始的的,只是在模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了解自己,逐渐地剔除那些不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无效方法,并且探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这样做比学习者本人在一开始没有榜样的情况下盲目探索的进步速度要快的多。在学习别人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要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他没有必要非得自己去亲自体验失败才总结经验教训,其它同学为什么会失败?错在哪里?如何纠正的?怎样才能避免失败?等等。这些经验是十分具体的,可以的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才能不致于重蹈别人的旧辙而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的力量,使他们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