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捂"和"亮"

(2011-08-04 05:23:06)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再说“捂”和“亮”

大约二十年前,本人写过一篇寓言:一个漂亮姑娘脸上长了一个疔疮,本来应该去看医生,可是她怕丑,去找神婆诊治。神婆一见,用一块红布把脸盖起来,口头中念念有词:

天灵灵,地灵灵,

一块红布把它蒙。

过了七七四十九日,

红布一定显神通!

可是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揭红布开一看,姑娘的脸全烂了。

去年本人写了一篇博客《‘捂’和‘亮’》。讲的是我们出了错误,有两种方针可以选择:“捂”和“亮”:“捂”是掩盖,“亮”是治疗。本人主张“亮”。

不久,本人在新浪博客上为此主题又补充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某个城市要创“卫生城”。上面到某宾馆检查,原来这个宾馆是某领导创的卫生“典型”,一贯都是“达标”单位。可是一个临时工,带着检查团在前面带路时,到了厨房忽然惊叫一声:“啊,一个苍蝇!”领导培养的“典型”还能有苍蝇!别人忙纠正她:“你看错了,没有的事!”临时工过于天真,傻哈哈地坚持说她没有看错。如果领导人明白一点,一个苍蝇算不了什么。可是为了掩盖这个小错误,造成了一个命案。

这个故事说的也是“捂”和“亮”的问题。

况且如今之信息社会,网络如此发达,根本“捂”不住,越“捂”越被动!这个常识,太“起码”了。

我们的舆论监察门的领导,都很聪明,怎么总是采取“捂”的方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年07月08日
后一篇:月亮宾馆奇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