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型国家和"统编教材"

(2008-03-30 05:57:04)
标签:

教育

文化

杂谈

 

创新型国家和“统编教材”

——热门话题

    最近在国内的各条战线上,“创新”成为大家的共识。工、农、兵、学、商各界都要“创新”,不“创新”就要落后,在激烈竞争中就要被淘汰。

而在教育领域争论甚烈的课题是“统编教材”。

    我们姑且把“统编教材”叫“大一统”;把多家编教材叫做“多元化”。

    还不妨从更大范围内分析一下:“大一统”和“多元化”这两个相关联的问题的利弊得失:

   “大一统”容易集中意志,避免纷争;“多元化”将产生“百花齐放”,各自发挥优势;

   “大一统”依靠压服;“多元化”产生争鸣;

   “大一统”依靠少数人的头脑,“多元化”调动集体智慧;

   “大一统”互相模仿;“多元化”容易创新;

   春秋战国的“争鸣”产生了“诸子百家”,汉朝的“大一统”独尊儒术;

  “大一统”制约发展,“多元化”产生创新;

  “舆论一律”制约自由;“百花齐放”促进创造。

   不仅社会学如此,地球上的生命也是如此。杂交产生优势;近亲繁殖生物退化。

   国外有些大学制订了本校毕业的学生,不得在本校任教的制度,强调学缘的杂多性,就是为了防止“近亲”遗传,思想僵化。

   我们现在要“统编教材”,但在“民国”时期,也有《复兴课本》和《中华课本》多种教材。

   如果数亿学生都学习一部分人编的一种教材,则是“大一统”,对创新和“双百”显然是不利的。

   所以,“统编教材”要放在“创新型国家”这个大前提下,来衡量其利弊得失,决策者不可不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苍蝇和血案
后一篇:告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