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Q 跟着你我齐步走(27)

(2006-03-12 07:15:08)

     双喜临门  之四

 

这些报道无疑为赵思乡增加了名声和信用资本。要办什么手续,全是一路绿灯。

这天晚上,赵思乡和阿Q细谈了建立“阿Q牌服装厂”的细节。阿Q是外行,只听赵思乡谈。

赵思乡说:“我先让我在美国的公司汇来一百万美元,但是还要在国内筹集一些资金,你看有什么办法?资金越多越好,你既然是和我合资,总得投点资呀!哪怕是象征性的……”

这时阿Q想起了他藏在深山密林中那批金条、银元和珠宝,思虑再三,才说出了四十年前这件在他心中隐藏得最深的秘密。但是他还是顾虑重重。

赵思乡说:“我的兄弟呀。这事好办得很呢。从咱们兄弟来说,这算是你的投资,咱们是中外合资呀。但是对外呢?不能讲真情,由我出面在银行把它们换成人民币,对外可以说是我的投资。可是,不知道你那些金银元和珠宝有多少,能值多少钱?”

Q自己也说不清。两人私下商定,以回乡为名,去挖这些珠宝。于是他们一起到了未庄。

赵思乡到了未庄,先是宴请乡亲们,开了三十多桌;阿Q以自己的名义也宴请了乡亲一次,也开了三十多桌。盛况空前,不必细述。

只有一点必须提到:原来那个叼着香烟见了阿Q连个招呼也不打的“万元户”,也参加了阿Q的宴会。阿Q端着酒杯走到他的面前说:“你不就是个万元户吗?你洋棒什么?对于我,你只是一个毛毛虫!”

那人表示道歉,说:“我,我比起赵总,是,是毛毛虫……”

Q大笑了。

也就是在这几天,阿Q借机把他藏的宝物取出来。他和赵思乡两人在夜深人静时,打开密封来看。赵思乡大吃一惊:只那块“祖母绿”头饰,八十克拉的蓝宝石,和几对碧玉手镯,就值数十万美元。但是他说:“我的哥哥呀,你这都是一些假货!”

Q大失所望!

赵思乡先生又仔细验查了一番,说:“这些珠宝玉器虽然是假的,但这根金条是四个9的的真金,我大体估算了一下,加起来价值约五万元。”

Q又高兴起来。五万元对他说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思乡先生接着讲:“我打算建一个年产十万套的服装厂,专门生产高档西服。出口到欧美各国。每套以五百美元计算,年产值可达五千万美元。如果按中外合资,中方可占百分之51,我呢?可占百分之49。”

这方面阿Q是外行,但说:“好好好!股份的事不是在县里已经谈好了吗。”

赵思乡先生继续讲他的计划:“要建设这么大一个厂子,要解决好多个问题呢:首先需要立项,经过批准后,第二步就是征地,得征两万平方米的土地,再次是办理各种营业证明,银行账号;下一步就是招收员工,制订生产计划、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

赵思乡先生讲了老半天,阿Q如坠五里雾中,可是他说:“我这几十年走南闯北的,也有所了解。既然是合资,中方的投资问题不大,县里很支持呐。县里领导讲,拿出个三千四千万元作为中方的股份,是没有问题的。还有建厂的地皮也是投资呀。”

Q不知道,当时的县财政一年只有五百万人民币。

赵思乡继续说:“现在谈咱俩的关系:你这些金银珠宝算是你入股的股份。虽然不多,可是你是名人,可以算个‘好汉股’,但对外不能讲,一讲会惹出很多麻烦。在利润上不管赚多赚少,给你三分之一——一年之内所赚,就够你老哥肥吃肥喝一辈子了。你就躺在美元里打着滚花吧!”

Q又是一惊,天底下竟有这等好事,是菩萨显灵了。但说:“我这个人受苦惯了,不爱花钱。”

“这我就该批评老哥了。”赵思乡亲切地说:“人生在世,不享受一番,亏呀!将来你得出国考察考察,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也不白来世间一趟。总经理是我,你现在这个副总经理,比我以前鲁镇的副镇长,就高到天上去了。法人呢?由你当。”

Q一时不明白什么是“法人”,他听成了“罚人”,忙说:“我知道,干好了受奖,干不好还要受罚,我这大半生受过的罚多了,什么罚也不怕。‘罚人’的事我不怕!”

赵思乡先生笑着给他解释了一番。又接着说:“我听说,在大陆办事得花钱。你想想,办各种手续,从县委、县政府领导,到各个计划、财政、公安、金融部门,哪里不得‘打点’呀!”随即从手提皮箱中掏出一大摞美元,说:“这是五万美元,你先拿着。还有一些纪念品(这时他拿出来一些精美的小盒子)我知道,在大陆办事的规矩……需要时,你可以用它打通关系……老哥是明白人,不用我细说了。”

Q一看那摞美元心里有点颤抖,但又想,我是给县里办好事呀,就是将来出了事,县里会承担责任的。况且……脑袋掉了不过是碗大个疤,怕什么呢?

因为赵思乡先生的提议,阿Q作为“思乡服装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和县内各部门联系。县里的“阿Q牌服装厂”各个部门的领导,由县里任命。鲁镇和未庄各设一个分厂,由阿Q指定人选。从此,人们就称阿Q为“赵总”了。

 

可是阿Q还有一个“老大难”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他的婚姻问题。

自从张老师走后,十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消息。阿Q向法院提出离婚,很快得到批准。这时前来给“赵总”提亲的,可以说是“说客盈门”。可是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原因是阿Q一定要找一个会讲外国话的高级“鸡食分子”。将来要在国内外活动,没有一位“上档次”的夫人行吗?

可是,这些知识分子和阿Q一接触,都觉得他太俗,谈一个,吹一个。降低条件找一个乡下姑娘呢?阿Q又不甘心。后来阿Q想出了一个主意:提前办起“服装学校”,招了一些女学生培训,也请了几个女教师。可是学生们都是鲁镇和未庄的孩子,有的中学还没有毕业,这些女孩子就面容而言,长年累月地在野外劳动,黑不流球的,当然不在“入选”之列。当初招生时,阿Q本来不想要她们。可是这些人都是各级领导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属,都有领导写给他的条子,他又不敢不收,在这些学生中哪能找出个夫人的材料呢?聘请的教师也各有背景,阿Q也相中了一两个,一谈还是个“崩”。所以阿Q的婚姻问题便拖下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